
1个、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怎么样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双一流”建设高校,是首批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高校之一,它也是教育部和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的大学。1960年和1978年,学校两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
学校前身为焦作路矿学校,成立于1909年,位于河南焦作。1931年,更名为民办焦作工学院。1938年,学校西迁并与东北大学合并、北洋大学、北京大学工学院联合组建国立西北工学院。1946年,焦作工学院复办,1949年迁回焦作。1950年,学校迁至天津,更名为中国矿业学院。1952年院系调整时期,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采矿系划转中国矿业学院,因此,学校聚集了全国一流的矿业科技人才。1953年,学校迁至北京,更名为北京矿业学院。1970,学校迁至四川合川,更名为四川矿业学院。1978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院在北京学院路原址成立,恢复招收和培养研究生;1988,学校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1997,成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1998年恢复招收本科生;2000,学校转为教育部直接管理。2003 年 1 月,中央编译部批准,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名义办学。1997,学校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6年成为“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2017年成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
学校建设与发展,一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这些年来,学校与中国工业化进程同步发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共成长。经过几代矿主的辛勤耕耘,学校已形成“明德之山”、“勤学苦练”的校训,铸就中国能源行业高等教育的一流品牌和独特的精神文化品格。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在上级单位、在能源行业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经过长期的开发建设,形成了以科学为基础的、以采矿和安全为特色,多学科大学学科专业体系与基本结构协调发展。煤炭能源勘探、发展、使用,资源、环境和生产相关的矿山建设、安全、测绘、机械的、信息技术、生态修复、管理工程等领域已形成优势品牌和鲜明特色。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深化改革、增强功能、品质提升、“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使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实现新跨越发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能源技术大学。
2个、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双一流学科
双一流建设,包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目前211项目、985工程与其他工程统筹为双一流建设。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采矿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
3个、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学科评估结果
阐明:这是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第五轮评估结果暂未对外公开。
序号 | 学科名称 | 评估结果 |
1 | 矿业工程 | A+ |
2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A+ |
3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A- |
4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A- |
5 | 机械工程 | B+ |
6 | 土木工程 | B+ |
7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B+ |
8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B+ |
9 | 数学 | B |
10 | 力学 | B |
11 | 电气工程 | B |
1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B |
13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B |
14 | 公共管理 | B |
15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B- |
16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B- |
17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B- |
18 | 工商管理 | B- |
19 | 外国语言文学 | C+ |
20 | 地质学 | C+ |
21 | 应用经济学 | C |
22 | 统计学 | C |
23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C |
24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C |
25 | 城乡规划学 | C |
26 | 物理学 | C- |
27 | 化学 | C- |
28 | 软件工程 | C- |
4、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一流本科专业名单
序号 | 专业名称 | 等级 | 年度 |
1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国家级 | 2019 |
2 | 地球物理学 | 国家级 | 2019 |
3 | 土木工程 | 国家级 | 2019 |
4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国家级 | 2019 |
5 | 资源勘查工程 | 国家级 | 2019 |
6 | 采矿工程 | 国家级 | 2019 |
7 | 矿物加工工程 | 国家级 | 2019 |
8 | 环境工程 | 国家级 | 2019 |
9 | 安全工程 | 国家级 | 2019 |
10 | 工程力学 | 国家级 | 2020 |
11 | 机械工程 | 国家级 | 2020 |
1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2020 |
13 | 测绘工程 | 国家级 | 2020 |
14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国家级 | 2020 |
15 | 地质工程 | 国家级 | 2020 |
16 | 会计学 | 国家级 | 2021 |
17 | 行政管理 | 国家级 | 2021 |
18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2021 |
19 | 工商管理 | 国家级 | 2021 |
20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市级 | 2019 |
21 | 建筑学 | 市级 | 2020 |
22 | 消防工程 | 市级 | 2020 |
23 | 法学 | 市级 | 2021 |
24 | 英语 | 市级 | 2021 |
25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市级 | 2021 |
26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市级 | 2021 |
27 | 人工智能 | 市级 | 2021 |
28 | 机器人工程 | 市级 | 2021 |
29 | 工业工程 | 市级 | 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