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教科卫体委员会委员杨阳带来了一本《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充分发挥体育运动的心理强化作用、保护学生体育活动的提案》。

建议在课间休息时给孩子10分钟的时间是什么情况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湖北省襄阳四中党委书记李静再次为儿童权益发声,她提出保障师生课间十分钟休息权利的建议。
无独有偶,全国政协委员、国民党上海市委副委员长李国华拟提交提案,关注小学生“厕所社会化”问题,建议教育部门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确保学生课间自由活动权利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落实,并明确对长期不执行规定的学校的处罚机制,将课外活动开展纳入教育督导范围。
课间给孩子十分钟,是各界一直关注的问题,媒体呼吁、教育委员会声明、相关政策也明确。尽管破冰措施已在许多领域取得成效,但在更大范围内,课间休息时仍有不少学生未能离开教室。
为什么给孩子十分钟的课间休息这么难?正如不少网友指出的那样,原因,无非就是一个“惧”字:首先,学校担心孩子出事,其次,怕父母“闹事”、稍后您可能会被追究责任,所以我选择“少做不如多做”。
课间十分钟,带着孩子释放天性、锻炼、社交互动等功能,也是学生时代不可或缺的一抹色彩。如果因为一个“怕”字,直接选择“俘虏”即可,不仅违背了教育的意义,它还剥夺了孩子成长过程中宝贵的经历和自我塑造的机会。
真正的教育应该敢于面对挑战,善于化解风险,而不是以牺牲孩子的天性为代价,换取所谓的安全。解决课间十分钟问题,学校应采取科学合理措施提高安全管理能力,而不是通过限制活动空间来规避潜在问题。
对于让孩子们在课间休息 10 分钟,您有什么建议
一、切实落实“校园内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一小时”的相关要求,确保体育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运动不因任何原因被挤占;建议将其纳入学校领导绩效考核;
二、课间给孩子 10 分钟的时间,纠正以“保障学生安全”为由简单限制学生必要的课间休息和活动的做法;指导地方政府和学校科学实施管理和安全防范,加强对室外设施和值班人员的检查,加强学生安全知识教育等;
三、加强体育教师培训:建议教育部门加强体育教师专业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这将有利于保证体育教学质量,更好发挥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四、开发适合中小学生的运动心理学课程,教导学生如何通过体育活动自我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开展心理健康体育活动:
五、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设计有针对性的体育活动,比如团队发展、在校园、校际比赛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缓解运动过程中的压力,它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自我管理能力,也将增强集体荣誉感、互相帮助!
六、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家长会、社区活动等,向家长和社会普及体育运动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鼓励家长支持孩子参加体育活动;
七、加大对农村学校学生心理健康和体育教育的关注和支持,大力鼓励和动员公益组织等社会力量投入资源,开展农村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融合的公益项目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