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清华大学甘阳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大学变得越来越像工厂,院系就像生产车间。他用8个字概括了学生:筋疲力尽的、焦虑、未老先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清华北大的精英学子,那么为什么学生进入大学后却如此不开心呢。

清华大学教授说大学变得越来越像工厂
清华大学教授说:大学越来越像工厂,院系就像生产车间,他用8个字概括了学生:筋疲力尽的、焦虑、未老先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清华北大的精英学子,那么为什么学生进入大学后却如此不开心呢,他认为大学的评价体系和内卷化是连在一起的,强迫学生努力学习。
从清华大学教授的观点可见一斑,大学生的生活并不容易,学生们非常兴奋,尽最大努力去学习,互相竞争,真的累了,为了不让课程挂科,对于成绩点,大学生学习非常困难,甚至有的大学生也从早到晚工作,学习压力很大,所以不要盲目地认为大学生的生活都是幸福的,大学生也有自己的烦恼,自身压力,有时候学习的压力是别人难以想象的。
进入大学后,学习同一门课程,每天准时下课,然后使用相同的评价标准,与工厂流水线作业相同,没有不同,最大的区别可能就是体力劳动要求更高,多一点脑力劳动,至于部门就像生产车间一样,也是有道理的,因为不同院系开设的专业不同,培养多元化人才,工厂生产车间也是如此,不同的作坊负责生产不同的东西。
长时间的紧张学习,大学生自然会累,焦虑,显得老,尤其是重点大学的大学生,竞争更加激烈,学习压力更大,所以大学生不可能幸福。
大学生的卷入行为有哪些
大学生“参与”第一招:作业永远不会落后
为了取得好成绩、高等级点,获得研究资格,提升就业竞争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这场内卷化之中。在,为了在学期末取得高分,许多学生已经开始认真做日常作业。为了最终脱颖而出,大家,大学生作业字数竞赛开始了,直接将课程论文增加到20000字。
大学生“参与”的第二招:图书馆就是家
更重要的是,为了方便您自己的学习,有的大学生直接睡在图书馆,这样,就可以尽可能有效地利用学习时间。同时,这种内卷行为也会引起他人的焦虑;例如,有网友抱怨:学校图书馆早上7点20分开门,我的室友周末6:30起床,跑到图书馆找座位,图书馆门口排起了长队,当我早上醒来时,宿舍里只剩下我一个人了,经常因为这些原因感到非常内疚和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