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多所大学禁止学生挂床帘”话题成为热门话题,引发网友热议。在这方面,媒体评论:床帘,我们需要保护的是大学生的隐私。

多地大学禁止学生挂床帘
根据,目前多所大学已禁止学生挂床帘。
根据新疆医科大学3月27日网站消息,经学校相关部门研究,新疆医科大学集中回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在,关于宿舍能否安装床帘的问题,回复说:学生公寓是人流密集场所,宿舍挂床帘存在一定消防安全隐患,床帘易燃,发生火灾时,火势可能会沿着窗帘迅速蔓延,严重威胁学生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学校统一要求学生宿舍不允许安装床帘。
西北民族大学今年1月发布学生公寓管理办法,严禁学生在宿舍内挂门帘、床帘(布帘),如有违规,教学单位将责令立即撤除。
3月27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外语系召开2024年春季学期宿舍会议,还要求禁止私拉床帘等行为。
河北张家口学院近日,“学生宿舍床帘专项整治”活动开展。
吉林农业大学《学生公寓安全防火工作安排》已于2023年11月发布,宿舍内严禁悬挂床帘、升降椅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也于2023年7月发布了《关于开展学生宿舍安全卫生专项整治的通知》,禁止悬挂床帘。
床帘保护大学生隐私
挂床帘,最初是为了协调不同室友的不同作息时间。例如,我和我的室友达成协议,只要有人在睡觉,你必须关掉车头灯。但,有些人早睡早起,有些人晚睡晚起,有些人习惯午睡。然后,全年保持车头灯关闭,每个人都躲在一个被床帘包围的狭小空间里,打开小台灯。
还,小床帘也寓意“领地意识”。卧室面积不大,如果两个人并肩,通过床间过道有困难。床帘发出无声提醒:个人物品不得超出窗帘围成的区域。
逐步地,床帘成了默契:拉上拉链,这意味着你正在做一些严肃的事情,请勿打扰;拉开,再次相聚,笑声。有时我会回宿舍,我看到一些床帘放下了,我会自觉地轻轻关上门。每个人的“事业”都不同:有人正在计算机上编写论文,有人在做平板支撑,有些人担心数学问题。床幔见证了这些不愿对外人人道的人们的努力。
据我观察,这种“床帘”文化正在蔓延,甚至成为了新时代年轻人的象征。前几天闹得沸沸扬扬的“火车下铺挂床帘事件”,事情的起因是两个年轻人在下铺挂上了窗帘,结果和老人发生了“思想碰撞”。有人指出,年轻人更有可能遵循界限清晰的行为模式,这也比较符合当今的社会认知。
我认为,床帘反映了大学生对宿舍隐私的普遍期望,也是年轻人追求的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感:即使我们共用一个房子,我也渴望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空间,而不是向室友展示360度无死角,这不是自命不凡。至于,床帘可能引发火灾等问题,事实上,通过消防演习、教育宣传解决问题。
床帘,我们需要保护的是大学生的隐私,保护大学生的界限感,希望高校在出台管理措施时,能够重视大学生的这一合理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