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时间,每年的这个时刻,又到了有人丢准考证的时候了……“我捡到了一张高考准考证。”,XXX,考点为第一中学,请转发给您的朋友,让XXX联系这个号码1560633****。一定要批量发给他,这孩子一家人肯定急死了。扩散,扩散,不要耽误孩子高考!”很明显,这是谣言!

总有人喊“找到门票怎么了?”
实际上,每当高考来临,将出现一条有关丢失门票并请求转发的消息。很明显,这是谣言!朋友请不要再转发!这实际上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高考的机会设下的一个骗局,声称丢失门票而引起公众关注,吸引流量或寻找诈骗机会!
如果你真的拿到了门票,没必要在网上这样喊,建议立即联系公安机关或考生所在考试学校。而看到此类信息的网友们,未经验证请勿转发、没有意见、没有意见,请勿拨打相关联系电话,谨防被骗。
毕竟,每年高考前后,基于高考的网络谣言、网络诈骗无处不在。而且每年几乎都是同样的诈骗,换汤不换药。
2024年高考有哪些骗局
骗局一:发送虚假分数检查 URL
诈骗者通过短信发送虚假分数检查网址,要求候选人输入身份证号码、姓名、电话号码、银行账户和其他信息之后,记录并出售这些信息,或者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精准的电信诈骗。
提醒
考生及其家属在查询成绩时应寻找官方查询方式、查看成绩网址,不要轻易点击手机短信中来源不明的链接,同时,对涉及涉案的各类调查保持谨慎态度、入场及其他短信,验证来源。
骗局2花钱获得“内部指标”
“内部指标”骗局往往出现在高考招生结束后,犯罪分子向考生和家长谎称某所大学未完成名额,考生可以通过花钱“拿积分”来获得内部名额,以此来骗取考生和家长的钱财。
提醒
正常入学不会产生任何额外费用,需缴纳押金、入场费、指标费用的“内部指标”,它们都可能是犯罪分子所采用的诈骗手段。考生和家长不要被一些假“证件”欺骗,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核实。
骗局三伪造录取通知书
犯罪分子冒充大学招生办公室工作人员,向考生发送虚假录取通知书,或发送相关录取短信,允许考生将学费转入指定银行账户,骗钱。
提醒
考生和家长登录学校和教育部门网站,你必须有辨别真伪的意识。通过官网链接或者要认证的学校、进入教育部门官方网站,转账时,通过多种渠道验证账号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