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网,一起奋斗一起拼搏。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

>

正文

端午为何要说“端午安康”端午节日习俗有哪些

文/丁飞2024/7/8 16:12:19

今天是端午节,它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无论是自然起源、救灾防疫,或者纪念人文起源的祖先,主题离不开“幸福”二字。这就是为什么端午节期间,为什么大家都互相说“幸福”,从这个角度,“端午健康”的祝福更符合节日的初衷,它向人们传递着美好的健康、祝愿国家安宁。

端午为何要说“端午安康”端午节日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1、龙舟竞渡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古时候,楚人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自尽,许多人划着小船追赶救人,此后,每年5月5日举行赛龙舟活动,纪念屈原。

如今,赛龙舟已成为我国端午节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龙舟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国自古流传下来的传统民间水上娱乐项目,大多在节日期间举行,这是一项多人团体划桨比赛。

2、吃粽子

相传屈原投江自尽后,为了不让鱼虾伤害他的身体,人们把大米装进竹筒里,扔进河里。今后,为了表达对屈原的敬意和缅怀,每天,人们用竹筒来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通粽”的由来。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各种各样的,宗志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在中国仍然很流行,并传播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国家。

现在的粽子有很多种,味道很不一样,还有鲜肉粽子、蛋黄粽子、蜜枣粽子、原味等。提醒大家,根据实际情况控制粽子的摄入量,不要因为贪图美食而伤害身体。还有记得先把粽子加热再吃,既安全又卫生,减轻消化负担。

3、系上彩色绳子

端午节孩子们起床,手腕、脚踝处系着一条由彩色丝线制成的“五色绳”,大人说,绑上它,就可以免疫一切疾病。端午节后的第一场雨,然后剪断五色绳子,让雨水冲走,灾难也被带走了。

关于五色线,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都不一样,有些绳子是用五色丝结编成的,或者挂在门上,或者戴上儿童项圈,或者绑在孩子的手臂上,或者挂在床上帐篷上、摇篮等,据说可以避灾、祛病、保佑您身体健康、延年益寿、延年益寿。

端午节的由来

纪念屈原

据《史记》和《屈原贾圣传》,屈原,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主张提拔人才、赋能人才,国富兵强,主张联齐抗秦,遭到紫兰贵人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因贪婪而辞职,被逐出首都,流放元、湘江流域。他在流亡,他写的《离骚》,就是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特的风格,影响深远(因此,端午节(又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克楚国京都。屈原亲眼目睹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锋般锋利,但我还是不忍心放弃祖国,5月5日,写完最后的作品《怀沙》之后,抱石落入汨罗江身亡,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波澜壮阔的爱国乐章。

相传屈原死后,楚国百姓悲痛万分,人们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凭吊屈原。渔民们划着小船,在河上来回寻找他的真身。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和其他食物,“扑通、扔进河里,溅起水花,据说鱼、龙虾、蟹都吃饱了,我不会再咬曲医生的身体了。人们看到后纷纷效仿。一位老医生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河里,他说要用药物打晕龙水兽,以免伤害曲医生。后来我又怕饭团被龙吃掉,人们想出了用印楝叶煮饭的主意,用彩色丝绸包裹,发展成粽子。

后,每年五月初五,有龙舟赛、吃粽子、喝雄黄酒的习俗;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 百分网 17180.cn | 吉ICP备2022003481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