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范围内基本都是第二批本科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认为昆明大学是第二所大学。(2017年起,云南省将第二批本科课程和第三批本科课程合并为新的第二批本科课程,留住一批本科生,第三批本科课程取消)
“几本书”是一个相对于当时中国高等教育水平而言的概念。教育部门没有区分昆明学院是一级还是二级,文凭上只有本科和专科学历,这只是民间说法,几所大学。

昆明大学简介
昆明大学是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原昆明师范学院和昆明大学合并的基础上,整合昆明优质教育资源组建。学校遵循“德、真实性、知识渊博的、办学理念,践行“明德至善”,“知、行、利”的校训,坚持正确办学政治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致力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内涵发展。2012年优质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14年被列为云南省应用型整体转型试点大学;2015年荣获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2017年复试合格继续保留;2017年成为云南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院校;2018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云南省应用型大学联盟首届理事长单位。还,学校也是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成员单位、全国地方高校教师教育联盟、云南省高等教育师范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不断增强办学基础条件,人才培养有力保障。校园总面积2439.18英亩,其中,杨浦主校区占地1817.73英亩,校外实习基地621.45英亩;主校区规划建筑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已建成50万平方米,完成总投资20亿元,其中教学行政用房34间.40万平方米,每名学生 15.7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49.20,000册,其中纸质图书232万册,电子书 117.20,000册,每个学生超过100本纸质书。教学科研设备资产总值34293.83万元,学生人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1.48万元。
不断加强本科专业建设,致力于凝聚特色、凸显优势。学校现有20个教学单位,63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律、教育学、文学、历史、科学、工程、农艺学、药品、管理、11个艺术学科。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汉语言文学),31个省部级优势专业,今年新增视觉传达设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秘书的、会计学4个本科专业。学校积极参与全国、云南省“六优一拔尖”2.0 计划,积极开展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申报工作,2019年底,11个专业获批为首批国家和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在,学前教育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化学、土木工程、护理、财务管理、音乐、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共10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所选专业数量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还,在教师专业认证工作中,学校有9个师范专业申请师范专业二级认证,学前教育专业认证申请已受理。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优秀应用型人才。学校面向25个省(直辖市)开放、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2,128人。凭借“思想品德优良”,理论基础,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是基本目标,着力培育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启动”、耐力、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2018-2019学年,学生参加各学科竞赛136项,共获得国家级奖项120项,省部级奖项304项。参加各种艺术活动、体育赛事,22 名获奖者、12人获得第三名、11名亚军,荣获金奖1项、一等奖3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42名。创新创业硕果累累,近三年,本科生参与国家创新创业项目153项,省部级创新创业项目49项,参与科研项目113项,1000余名学生组建101个创新创业团队,成功成立15家公司,荣获31项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二等奖55名、三等奖 162 名,省特等奖4项、152个一等奖、二等奖 179 名、三等奖 327 名。毕业生质量得到认可,近三年共培养省级优秀毕业生722人,就业率维持在97.超过92%,专业对口率为80.24%或以上,就业满意度为 94.28%或以上。学校连续11年荣获云南省普通高校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人才培养质量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用人单位好评。
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全力支持教学科研工作。学校现有教职工1,459人,其中专任教师950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479人,占了50.42%,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108人,占了11个.37%;博士208人,会计21.89%;双师双能型与工程、242名具有行业背景的教师,占25.47%。专任教师中,云岭教学老师1人,云南省高校名师7人,云南省优秀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3人;云南省“千人计划”青年人才工程4人;云南省“万人计划”名师1人、拔尖青年人才7人、工业技术领军人才1名;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后备人才6人;昆明市“春城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名、拔尖青年人才5人、首席技术员1人;“昆明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6人;昆明市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后备人才23人;3名“昆明市学术专家”,“昆明市十大名匠工作室首席名匠”1人。
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升,聚焦辅助教学,提升质量。2018-2019学年,学校获各级纵向项目79项(其中国家基金项目7项),5个横向科目;出版学术著作26部,国内外期刊发表并被三大检索、CSSCI等收录论文111篇,124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17项;获得省部级奖励3项。目前有省份、部属科研院所(院系)、中心)5,省级人文重点研究基地1个,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省部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高水平研究团队18个;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省级硕士学位授权建设学科。
不断强化地方高校职能,大力开展社会服务。依托昆明科学发展研究院/昆明科学发展智库(云南省高校智库),中国智库指数(来源智库)、昆明市滇池污染防治协同研究中心、昆明南亚东南亚合作战略研究院、昆明市物联网与泛在工程研究中心等省份、市政平台,积极开展社会服务,2019年与南京大学联合申报的河湖生态健康评估与修复院士工作站获得认定。“中巴经济走廊”安全报告在《清华国家战略研究报告》全文发表,并送中央及国外有关部门备查;《关于高水平推动建立面向南亚东南亚医疗卫生辐射中心的建议》直达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昆明市人口发展规划(2011-2020年)》荣获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昆明市科学决策咨询优秀成果一等奖,成为推进昆明市人口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滇池流域生态建设与生态文化数字信息平台是昆明市首个环保信息平台。
不断深化交流合作,携手共建优质教育环境。国际方面,学校与18个国家和地区的74所院校合作、教育机构签署115份合作备忘录及协议,建有“中国—上合组织青年交流中心”等11个国际合作平台;2019年全日制本科留学生271人。从2012年到现在,接收国(境)外师生1900余人来校交流学习;我校派出1300余名师生赴国外交流学习。国内方面,与南京大学、兰州大学与国内多所一流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方面、科研合作、师资培训合作等;与沉阳军区雷锋团雷锋班共建校内“雷锋班”,将雷锋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开创立德树人新典范。云南省首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高校、首批“三全面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院校。
今后,昆明大学将继续围绕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和战略主题,遵守这个,推进四个回归,抓住转型发展机遇,努力建设一流本科生,科学规划,稳步实施,全国知名、向特色鲜明综合性应用型高水平地方大学目标奋进。
上述编辑整理了多少本昆明大学的书籍?对于考生和家长,希望对考生填写申请表有所帮助。如果您对大学和专业有任何不满意,可以下载“蝴蝶志愿者??App”,里面有各个大学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