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基本招收全国第二批本科生,所以我们通常认为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是第二所大学。(自2015年起,广西第二批高考、三批次合并为第二批本科招生)
“几本书”是一个相对于当时中国高等教育水平而言的概念。教育部门未分类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是一二,文凭上只有本科和专科学历,这只是民间说法,几所大学。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的一些简单介绍
【基本情况】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42年的南宁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学校名称在成长过程中历经南宁市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广西格达农林水利专业课程、南宁农业学校、广西农学院、广西农业学校、南宁区农业学校、广西农业学校、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变动,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以农业为主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2002年8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重点中专广西农业学校升格为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7月获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经贸委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5年12月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授予、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务部、人事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扶贫办授予“全区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7年7月,被批准为副厅级制自治区直属大学,2008年12月,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认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批职业教育示范性高职院校”,2011年1月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授予、财政厅认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2013年6月,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认定为“广西特色大学建设项目立项建设大学”。
座右铭:立德明治博文经济
校风:孝顺、诚实、善良、勤奋、创新
校歌:绿色摇篮
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创新机制,增强活力;
务实,与时俱进;增强功能,争创一流。
办学理念:适应市场,设置专业,双研促教;
注重德行和品质,围绕就业育人;
走向社会广泛合作,致力于服务“三农”;
强化特色、谋求发展,创品牌,争一流。
教育理念:感恩致远,诚信致远,奉献精神,创新致远。
学生号码:学院现有全日制高职学生13334人,1762名成人教育学生。
学院地址:学院位于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76号,校园周边高校聚集、业务发达、公共设施齐全,交通十分便利。
【办学目标】学院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高等职业教育规则,德才兼备、德育为先、能力最重要、全面发展要求,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业农村产业结构,努力培训和适应生产、那个工程、管理、服务一线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教师在建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学校是办学目标。
【基本条件】学院占地面积66.116公顷,建筑面积37.08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区13.20万平方米,学生宿舍8区.2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 35023.63万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280.66万元。学院图书馆论文集 50.590,000册,6个图书资源数据库,电子书3100GB。学生教室刷卡、微信考勤系统已建成、网络远程双向互动可视化教学培训系统、“一卡”智能管理系统、协同管理平台、教育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学生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校情分析、综合数据共享信息平台等20多个系统,大学基础实现教学、行政的、生活等方面的信息管理。
【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574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硕士228人;具有高级职称23人,副高级职称107人,145名“双师型”教师获教育部认定。现有3个教学团队(食品加工技术、养猪及猪病防治课程、果树生产技术课程)被评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4名教师受聘为全国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西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6名教师被评为学院名师,1名教师被评为广西高校教学名师,1人被评为广西先进工作者,1人荣获广西五一劳动奖章。
【专业建设】学院开设专业涵盖农、林、牧、渔业、生物化学与制药、土木工程、生产、数字信息、纺织食品、金融的、文化管理等8大产业,以农业科学为主体形成,农业、工作、商业、通过、管子、多学科、多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畜牧兽医、城市花园、食品加工技术、中药材栽培技术、5个园艺技术专业被确定为广西高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畜牧兽医、食品加工技术、中药材栽培技术、城市花园、农作物生产技术、园艺技术等6个专业先后获得自治区示范专业专业建设和实践实训基地项目(分别获得1000万元建设资金支持)。“十三五”期间,学院遵循“优秀农业专业”,做特色服务专业,支持新兴产业巨头的思路,建立专业诊断和动态调整机制,优化专业结构和专业布局,提高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形成与广西农业产前、适合农业产中、产后全产业链(生产、加工、营销)的专业群体。畜牧兽医、园艺技术、园林技术、食品加工技术、农作物生产技术、中药材栽培技术、营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等为核心的优势专业,畜牧兽医专业组、景观专业组、食品加工检测专业组、农作物生产专业组、中药材专业组、营销管理专业组、信息技术专业群等七大专业群建成学院优势特色专业群,其中畜牧兽医、园艺、食品加工测试、作物生产、中草药等5个专业群建成自治区以上高水平专业群或达到自治区以上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标准。现在,高校招生专业及专业方向共59个。
1.农业与园艺系:设立农作物生产技术(包括生态农业方向)、现代农学方向、有机农业方向)、种子生产与管理、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园艺技术、园艺技术(城市园艺方向)等8个专业及专业方向。
2.动物科学与技术系:设置与牲畜兽医、动物药、兽医学(两年制)、兽医学(宠物饲养及疾病预防与控制)、宠物护理和训练、宠物临床诊疗技术、水产养殖技术等7个专业及专业方向。
3.药学系:集中草药栽培技术于一体、药材栽培技术(加工营销方向)、药店、药店、药品生产技术、药品经营管理、药品质量与安全等7个专业和专业方向。
4.食品工程系:集食品加工技术于一体、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质量和安全、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烹饪技术、营养学等5个专业及专业方向。
5.景观与建筑工程系:设置与园林技术、园林技术(花卉方向)、景观工程技术、景观设计、项目成本、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室内设计(室内设计技术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室内环境设计方向)、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等9个专业及专业方向。
6.工商管理外语系:与工商管理部门一起设置、物流管理、会计、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投资理财、申请泰语、商务英语(商业设计服务外包方向)、酒店管理(高星级酒店运营方向)、旅游管理、应用越南语等11个专业及专业方向。
7.信息与机电工程系:与电子商务建立、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广告设计与制作、软件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整形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等12个专业和专业方向。
【实训基地】学院遵循“六位一体”、系列三款产品、五实、九合一“6359”实训基地建设思路与“规模化”、升级、高投资、高水平、高效益、独特的生产经营和“两上三高一特色”的目标要求要求建设培训基地。现在,学院拥有现代化园区示范样板、有限公司、研发型教学工作坊、基本功训练等教学实训基地。在,现代农业技术展示中心(八桂园)是一套引进实验、生产示范、技术推广、教学实践、集科普教育、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校园园区示范型生产实训基地;广西绿悦食品有限公司、广西绿信会计有限公司、广西华亚金桥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入院企业是有限公司的生产实训基地。生物技术(应用园艺)实训基地、畜牧兽医实训基地、食品加工技术实训基地、种子生产管理实训基地等4个实训基地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生物技术(应用园艺方向)实训基地、畜牧兽医实训基地、农林技术与管理培训基地、食品生物技术实训基地、建筑技术(城市景观)实训基地、机电设备维修实训基地、农产品营销实训基地等7个实训基地被认定为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示范实训基地。还,150余家农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与学院建立合作关系,成为学院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能满足在职培训、工学结合的需要。
【教学成果】学院坚持走内涵建设促发展之路,持续加强教学改革。2014年9月,学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获奖项目名称为:“高职食品专业‘六合一’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教学改革”与“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双学科、六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获奖成果数量占当年广西高职院校获奖总数的1/4)。2009年至今,学院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9项(其中一等奖3项)。《果树生产技术》、《生猪育种与猪病防治》、《食品工程操作单元》等三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并获得国家优质资源共享课程立项;《养猪与猪病防治》、《动物防疫检疫技术》、《果树生产技术》、《植物细胞工程》、《植物与植物生理学》、《食品工程操作单元》、《食品技术》、 。
【人才培养】学院高度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最近几年,学院各院系(系)与区内外多家企业实施“订单”培训,积极与企业合作推广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2018年6月被区教育厅确定为自治区首批现代学徒制培训试点单位。2018年8月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三批现代学徒制培养试点单位。学生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学生综合能力显着提高。自2010年起,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一等奖4项(2011年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项目、2011年植物组织培养大赛、2018年、2019年景观设计及施工项目)、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参加广西职业技能大赛获自治区级一等奖23项;组织学生申报学院创新研究课题443项;每年获得各类奖助学金比例超过35%。荣获2016年“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一项,1人获2016年度全国高职学生金牌阳光奖学金特别奖,“践行工匠精神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7届毕业生“双证书”率达94.04%,2018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4.79%,2005年至2015年,学院连续11年荣获“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16年至2018年连续三年荣获“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优秀单位”称号,2017年7月,大学生创业基地被评为广西高校“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2016年5月,学院团委荣获广西“五四红旗团委”称号。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体育比赛,业绩。其中2018年,第四届地区大学生田径比赛以24枚奖牌位列高职院校奖牌榜第一名,参加第九届CCBA中国高职大学生篮球邀请赛广西选拔赛并获得亚军,获得代表广西参加西南赛区决赛的资格,决赛获得男子组第九名;参加第四届全国高职院校健美操锦标赛获一等奖2项,参加中国校园啦啦操锦标赛并获得2项一等奖,第三名 1 项。2018年,学院被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职教学校体育工作委员会认定为第二批全国高职院校体育工作“一校一品”示范基地。
【科研成果】学院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成立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畜牧兽医研究所、中药研究所3个研究所。自2002年以来,承担中央财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服务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2项、地市级科研项目309项;荣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2008年12月“玉米优质、早熟、耐旱楠6047自交系选育及应用”项目、2010年12月《高产、高质量、多克隆抗体、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南99选育及应用”项目)和广西自然科学奖1项(2011年1月“广西瘿藻科系统分类研究”项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审定(即玉米植物新品种南晓18号)、南校区968号、南校区9665号);广西农作物新品种审定28个(其中玉米新品种19个)、2个水稻新品种、西(甜)瓜新品种3个、果树新品种4个);学院教职员工获得国家专利授权46项(其中,7项发明专利、38 项实用新型、外观设计1件)。通过广西省成果鉴定8项;教师在国家级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79篇,被SCI收录、EI等收录文章14篇;教师担任多本已出版教科书的副主编、140本书,其中,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课题6项,荣获广西高校优秀教材奖4项。2012年11月,学院作物研究所被自治区科技厅认定为自治区第二批农业良种培育中心——“广西玉米良种培育中心”。
【国际合作】学院抓住中国-东盟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机遇,选派东盟国家及港台学生出国留学、农业科技交流、人员互访、培训等多领域合作。2002年7月,学院被农业部确定为“实施农业科教兴国”和“走出去战略试点工作单位”,2012年7月,农业部在学院设立“中国-东盟农业培训中心”。这些年来,越南、老挝、印度尼西亚、缅甸、柬埔寨、菲律宾、泰国等东盟国家互派师生办学、农业技术研发、农业成果和作物品种的推广、农业生产试验示范、人才培养、海外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等方面广泛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越南学院、老挝、柬埔寨、菲律宾人、埃塞俄比亚等东盟和非洲国家各级农业部门、技术部门、农业研究单位、高等院校和农民共举办农业技术与管理培训班84期,2365 名学员;大学位于老挝、越南、印度尼西亚、缅甸等国合作建设6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并被当地农业院校数千名教师认可、学生、技术人员、农民到基地实习或培训;学院和海防大学、泰国吞武里皇家大学、泰国曼谷北方大学、老挝国立大学农学院、台湾大仁科技大学等东盟国家15所高校与港台地区建立教育合作伙伴关系,学院派出1100余名学生赴越南、泰国及港台等国家留学,向越南派遣100多名教师、泰国、菲律宾人、到老挝等东盟国家大学访问或任教,接待东盟国家100余名大学教师来校任教或访问。2018年8月,学院被批准为“广西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示范工程区域合作试点学校”,目前有28名国际学生在校。2018年起,学院还与美国建立了合作关系、澳大利亚与其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合作与交流,未来将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大学优质课程资源引入学院,选派优秀教师赴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培训学习,共同开展学术交流、合作办学奠定基础。
【社会服务】学院被评为国家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国家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国家级培训项目承办单位优质省级基地、广西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广西扶贫培训基地、广西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广西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广西水库移民培训基地,并成立广西新型职业农民学院。自2012年起,学院及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扶贫办、自治区水库、扶贫安置中心等政府部门及地方合作,举办各类培训班299期,培训31691人。开展“三农”服务工作,组织科技团队和学生志愿者开展“三下乡”活动,多次获得“全区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标志,2003年11月,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暑假三志愿者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称号;积极开展无偿献血等公益活动,2016年5月,学院荣获永州市普通高校无偿献血推广单位一等奖。已选派23名干部参加自治区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第一书记驻地及精准扶贫工作;经自治区科技厅批准的教师46人、南宁市科学技术局被聘为贫困县、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学院先后荣获全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先进单位称号、中华全国妇联/李嘉诚基金会七普项目——农村“两委”女干部培训试点项目优秀实施奖。
[继续教育]学院建设高等职业教育、本科立交桥,帮助学生提高学历,农学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会计、农林经济管理、动物药、食品质量和安全、花园、园艺等20个专业现代远程教育“从专升本”学位升级班;与广西大学合作举办畜牧兽医、农艺学、项目成本管理、花园、会计、商业管理、营销、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食品科学与工程、药学、“本科挂钩自学考试专科”、行政管理等10个专业、室内设计、工程造价管理、“自学考试在线学习班”学位提升教育本科班等9个专业。同时,学院本身拥有“农作物生产技术、园艺技术、园林技术、畜牧兽医、动物药、食品加工技术、营销、中药材栽培技术、商业管理、电子商务、食品营养与检测等专业高中至专科函授教育,可满足高中层次人员提高学历、学习专业知识的需要。
上述编辑整理的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有多少本书?对于考生和家长,希望对考生填写申请表有所帮助。如果您对大学和专业有任何不满意,可以下载“蝴蝶志愿者??App”,里面有各个大学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