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光华大学基本招收全国第二批本科生,所以我们通常认为长春光华大学是第二所大学。(笔记:2019年以来,吉林省第二批本科生、三批本科生合并为第二批本科生)
“几本书”是一个相对于当时中国高等教育水平而言的概念。教育部门没有对长春光华学院是一级还是二级进行分类,文凭上只有本科和大专学历,这只是民间说法,几所大学。

长春光华大学简介
长春光华大学,原长春大学光华学院,成立于2000年。2004年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本科层次独立学院之一,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转制为独立的民办普通本科院校,2015年被评为吉林省应用型本科院校整体转型试点大学、2017年被吉林省教育厅认定为专业硕士项目建设单位,2019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被评为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大学、吉林省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位居同类院校前列,《2022中国大学软科技排名》全国208所民办本科院校中位列第42位;在“2022年中国民办大学校友会排行榜(二类)”中位列第12名,跻身“中国顶尖民办大学”;在《校友会2022年中国高校一流专业(应用类)专业排名》中位列全国720所应用型本科院校第90名、吉林省第4名;《高等教育发展与评价》杂志发表的《中国民办本科大学科研竞争力结果排名》中位列第57位、在“基于增加值的中国民办本科高校科研竞争力排名”中位列第6位;《中国应用型本科院校综合竞争力报告2022——民办高校全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位列第13位、《中国应用型本科院校综合竞争力报告2022——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报告》位列第9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2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全国“民办独立学院”教师教学发展指数排名第6位。
学校使命: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办一所让学生满意的大学;努力服务社会建设和发展,办一所受社会欢迎的大学。
学科专业结构合理,师资队伍条件优良
学校坐落于美丽的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在有一所商学院、管理学院、电气信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外国语学校、艺术学院、电影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现代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基础教研部、公共外语教研室、公共体育教研部14个学院(系),有44个本科专业、8个专业,分类、管子、工作、艺术、艺术、原因、7个教育学科,全日制学生1.超过20,000人。
学校持续推进“人才强校工程”和“师德修养工程”,逐步打造了一支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队伍、全国优秀教师、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教学育人示范单位、吉林省教学名师、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突出贡献专家、博士生导师、以硕士生导师、“双师双能”教师等高层次人才为代表的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3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1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4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3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省级精品在线公开课,省级“金级”建设项目3个,省级精品课程、30门精品课程,省级课程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纪律教育示范课》2,3个省级思想政治课建设项目获批,1 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现有国家学风建设基地1个,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省级创新团队1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高等教育科研基地2个,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项目培育创新实验室等,共有22个科研平台。
学校教师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一等奖之一,二等奖4名,三等奖5名;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名;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名;吉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9项、二等奖20名,三等奖7名。
大力实施高质量教育,培养特色鲜明的人才
这些年来,学校逐步培育形成鲜明的办学育人特色,建立了强大的能力、以质量为特征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入实施六大工程:一是构建以适宜教育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工程,二是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改革工程,三是以两个全覆盖为特点的第二期课堂活动项目,四、基于合作办学的培训通道建设项目,五是针对六大能力的能力建设项目,六、以育人教育为基础的素质教育工程。通过实施素质教育体系,让学生成长为有抱负的人、衷心、活在眼睛里、强壮的身体、才华横溢、伸手、张开嘴说话,独特的专业知识、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学校实施以学生学习输出为中心的大规模课堂教学改革,以问题为导向、任务驱动、分组学习,课外任务和家庭作业,学生实行“学、思、行、行”的全面学习,教学效果显着提高;大力强化第二课堂,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大幅增加学生训练的时间和空间,有效增强学生的职业兴趣、实践能力、性格、创新精神;实施能力工程,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计算机及网络应用能力、应用写作、外语应用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大力实施学生修养教育和师德修养工程,师生互动,同频共振。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就业创业成效显着
学校坚持校企合作、校银合作、校地合作之路,深化协同育人,开创“五个引领”“六大真理”协同教育培养模式,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以项目为有效载体,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研究活动,接受科学训练,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和专利。学校建有省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被省教育厅批准为吉林省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产业学院协作机构牵头单位,129个校外实习基地,创建13所校级工业学院、11个定制课程(标题课程),探索协作目标和教育系统。智慧金融与现代产业学院依托商学院建立智慧会计课程模块,实施“智力+产融结合”培养模式,满足智能化财务会计管理人才培养需求。光华中软信息产业学院依托电气信息学院实施“2.5+0.5+1”训练模式,学生入学时签订就业保障协议,企业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参与教学。光华鹏腾国际邮轮学院依托外国语学院开设国际邮轮服务与管理、国际酒店管理课程模块,多个外语专业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取得国际同行高薪就业。文化创意产业学院依托视觉艺术与设计学院,打造“一实践、两创新”、“一动两带”的培养模式,为中国一汽集团等企业开发多种文创产品。冰雪运动产业学院自2011年全国大学生越野滑雪比赛以来实现“十一连冠”。乡村振兴产业学院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认可。
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学院成立,打造创新创业课程,并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搭建展示创新创业成果的平台,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创新创业成果显着。学校大学生创业创新园被团委认定为首批“吉林省青年创业园”,被吉林省教育厅授予“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基地”。2022年,学校创新创业学院被吉林省教育厅评为首批省级创新创业学院。
学校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先后荣获全国铜奖1项、“雪创杯”全国赛二等奖、“三创大赛”全国赛二等奖、“第三届“梦想杯”吉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一等奖,在历届吉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共获得“金奖2名、银奖9名、铜奖34名、优秀奖1名”。2017年至今,成功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1041个项目,其中国家级120项、省级434项。
积极开展合作办学,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服务学校国际化战略,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学校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俄罗斯学校通行证、我们、日本、韩国、泰国、西班牙、与马来西亚其他主要国外(海外)大学建立了广泛、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搭建广泛的国际学习交流平台。
学分互认、长期和短期沟通,本科双学位、升级中、本科和硕士相结合,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为我校学生的深造和就业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提高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学校开展学生日本之旅、韩国、俄罗斯、我们、西班牙、参加马来西亚合作社和游学项目,推荐学生积极参与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
学校被省教育厅认定为专业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项目、会计、艺术学三个专业学位类别设立为专业硕士项目建设学科。学校与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长春工业学院、吉林建筑大学与长春大学联合培养会计师、电气工程、工商管理硕士毕业生,已成功毕业5届,学校一批优秀教师受聘为联合培养机构研究生导师。学校正在积极申报新一轮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省特色高水平重点学科,将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引领学生全面成长
学校充分发挥文化教育功能,实施“一院一产品”工程,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艺术展,开展学生社团“嘉年华”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活动氛围;设立“主席书法讲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举办“家书”活动,培育家庭美德;承办鲁迅文化基金会长春市文化工作委员会成立仪式,积极引进非物质文化、优秀民族民俗文化走进校园;与长春电视台联合制作《把脉》、电影《奈因之恋》拍摄,展示吉林省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编排、演出以革命先锋为题材的舞台剧《缅怀老黑河》等、革命精神主题歌舞音乐创作及网络作品,弘扬红色传统;拍摄校园电影,讲述校园生活,其中,《我的大学老师》通过教育部“高校原创文化质量提升行动计划”资格审查;拍摄公益广告“垃圾分类”,作品体现“让更多人行动起来”和“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荣获广播电视公益广告大赛及创意大赛金奖,并在吉林卫视频道播出;组织戏剧排练,推广高雅艺术,大型话剧《耀眼弧光》荣获吉林省电视文艺“丹顶鹤奖”一等奖,原创话剧《失乐园》入选第七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优秀剧目,原创剧目《熊表哥》入围第八届乌镇戏剧节,学校多件艺术作品受邀参加第四届中国舞台美术作品展。短片《苍霞》荣获第八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最佳作品奖,与吉林省艺术学院合拍的短片《老黑河》入围第十届孟买国际短片节,评审团特别奖。
为打造特色校园冰雪文化,学校每年组织学生开展雪画创作活动。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一心助力冬奥”、以“一起走向未来”、“致敬906支援湖北医疗队”、“雄鸡报大美黎明”等主题的系列雪图活动引起巨大反响,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
学校秉承“为学生终身健康奠定基础”的体育宗旨,大力弘扬“艰苦奋斗、艰苦奋斗”、竞争斗争、追求卓越、团结协作、坚忍不拔”五项体育精神,体育改革引领潮流,比赛成果丰硕。学校大力打造五个美育频道,组织引导学生在培育教育中滋养心灵之美,在专业学习中领略科学之美,在双创活动中展现创造之美,在日常生活中品味生活之美,在艺术表演中领略艺术之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培育和引导学生沿着德、智、体、艺、劳全面发展的方向健康成长。
科技研发快速发展服务社会前景广阔
学校科研技术开发快速发展,近年来,吉林省绿色制造智库基地成立、吉林省现代媒体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媒体技术与艺术设计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软科学乡村振兴产业研究基地、吉林省长白山数字文化旅游产业研究中心、吉林省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吉林省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吉林省师德师风研究基地等一批省级研究基地,创造了多项研究成果。
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为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为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服务和文化推广,一批发明专利及其他研究成果已转化。一批高级管理报告和研究报告:“建设数字农业省,《推动乡村振兴》、《我省网络经济新业态调研》、《关于大力发展直播电商助推吉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均得到省委的肯定批示;承担省发改委科技创新项目“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玉米病虫害智能预警系统研究”开发“智慧农业大数据监测系统”参与农业科技攻关,成功上市;省科技厅、省发改委承担的科技项目“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零部件检测分选系统研发”和“汽车刹车片表面缺陷检测自动分选系统研发” ;与吉林、松原、通化、柳河、交河、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及其他城市、县、区政府合作,电子商务与产业园区建设联合规划,共建县级“乡村振兴产业服务中心”,助力当地“乡村振兴”发展。
学生取得丰硕成果,学校办学声誉良好
学校学生多次在国家级、省级专业竞赛和体育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近三个学年共获奖1070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52项,省级奖项818项。
学科专业竞赛代表性奖项有: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金蝶云管理创新杯全国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投资理财大赛国家级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全国师范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大赛全国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才艺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一等奖,中国电子产品创新设计大赛“红钻杯”全国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东北赛区总决赛一等奖,首届跨境电商创新实践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投资理财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外贸能力大赛一等奖,中国电子产品创新设计大赛最佳创意产品奖,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全国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智能互联创新应用设计大赛东北赛区一等奖(物联网),多次荣获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吉林省赛区一等奖,多次荣获“外研社杯”全国英语作文大赛吉林省半决赛一等奖,多次荣获高等教育学会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一等奖。荣获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铜牌,省级金奖1项、5枚铜牌。
体育赛事的代表性奖项有:自2011年起在中国大学生越野滑雪比赛中保持年度团体冠军,实现“十一连冠”。自2016年起,荣获全国户外拓展挑战赛团体冠军,青岛全国健美操舞蹈全国总决赛特等奖3项,全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速度赛金牌,中文大学攀岩北区比赛获2枚金牌,吉林省首届国际太极拳邀请赛一等奖,吉林大学女子足球锦标赛,吉林省大学生运动会男子足球锦标赛,吉林省第九届攀岩锦标赛第一名,吉林省定向锦标赛女子100米第一名等。
2004年,学校创始人康景山先生被评为“第二届全国民办教育十大杰出人物”;2012年,学校董事长康其鹏先生荣获第33届“长春市劳动模范”称号。2008年,学校被评为“中国民办教育十大知名品牌学校”;2009年,学校被认定为“吉林省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师资培训基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被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授予“全国就业和社会保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0年,学校被评为全省教育系统“五五”普法先进学校,被认定为吉林省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培训基地;2011年,学校荣获全省民办非企业评估“5A级”称号;2013年,学校被评为吉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2011-2017,学校连续七年被评为“长春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17年,学校被评为“高校文明杯”竞赛优胜单位,荣获“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2018年,学校荣获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状”;2019年,学校被批准为“吉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文化教育)创新发展中心”;2022年,学校先后荣获“长春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研究单位”、“2021年度全市内治系统安全保卫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荣获“高校文明杯”竞赛“优秀组织单位”、“平安校园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同时,学校团委受到共青团长春市委员会表彰,荣获“5月4日红旗团委”称号;直到 2022 年,被评为全国党建工作模范支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6个全省党建工作模范支部。
2019年12月27日艾瑞沉校友会发布的《2020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我校综合实力位居160强第27位,吉林省第3名,荣获2020年中国五星级民办大学美誉度(5★),中国民办大学排名前列。2021年发布的《2021中国大学校友会排行榜-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显示,学校位列“2021年度校友会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二类”第15位,跻身“中国顶尖民办大学”。2022年“中国民办大学校友会排名(二类)”第12名,跻身“中国顶尖应用型大学”。
学校教育教学成果多次获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嘉奖、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日报、中国教育在线、中新网、凤凰网、吉林日报等媒体及学习力量、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等平台报道转载,并先后荣获中国教育在线教育评选的“媒体媒体创新50强高校”、“媒体创新奖”和“2022年全国品牌影响力本科高校”,荣获“2021年度全省教育系统最佳财经媒体新闻奖”,学校声誉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在我省乃至全国奏响“光华最强音”。工作案例荣获吉林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评选一等奖。
当下可期,未来可期
目前,学校已进入综合素质提升、更高级别、新的上层。通过本科教学资格评估,从合格到优秀;被评为省级人才培养改革示范学校,体现示范学校高品质;被评为省整体转型示范学校,体现示范学校高水平;被评为省级专业硕士项目建设单位,实现更高水平的办学。学校将继续致力于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优质、最适合的教育,为了把学校建设成为政府关注的对象、社会认可、学生满意度、教师自豪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民办大学,为实现“百年大学”的光辉梦想而奋斗!
上述编辑整理的长春光华大学有多少本书?对于考生和家长,希望对考生填写申请表有所帮助。如果您对大学和专业有任何不满意,可以下载“蝴蝶志愿者??App”,里面有各个大学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