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而今年夏季天气异常,高温肆虐,高温来得早、来得猛,还没等到小暑节气的来临,北京就已经遭遇了多轮高温天气,最高气温屡屡突破40 ℃。

今日小暑盛夏开启
小暑过,每日热三分,小暑正值初伏前后,天气渐渐变得闷热潮湿,“桑拿模式”即将开启。炎风暑雨唤清凉,小暑时节,时而疾风骤雨、时而火伞高张,但在自然的变幻间,我们却又能收获别样的美,池塘清荷摇曳生姿,雨后露珠玲珑剔透,山间草木郁郁葱葱,都是夏日靓丽的风景。
暑气蒸腾,多汗少眠,小暑时节易感疲倦,要静心养神、避免过度劳累。饮食方面应注意清热祛暑,宜多吃些新鲜蔬菜瓜果,配以菊花茶、绿豆汤,消夏解暑、心旷神怡。
盛夏虽闷热,但美好也常伴左右。2023年已经走过一半,愿你如同夏日的阳光,明媚生动,精神满满迎接下半年;愿你心中有美景,浅握清风,觅得一处清凉。
小暑节气的特点
一、南方雷暴、华南高温伏旱
小暑前后,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雷暴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常与大风、暴雨相伴出现,有时还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华南东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一东旱西涝的气候特点。
二、淮河、秦岭一线降水增加
小暑开始,江淮流域梅雨先后结束,东部淮河、秦岭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开始了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雨季,降水明显增加,且雨量比较集中;华南、西南、青藏高原也处于来自印度洋和我国南海的西南季风雨季中。
三、长江中下游雷雨频频
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一般为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气。也有的年份,小暑前后北方冷空气势力仍较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南方暖空气势均力敌,出现锋面雷雨。小暑时节的雷雨常是“倒黄梅”的天气信息,预兆雨带还会在长江中下游维持一段时间。
绿树浓荫,时至小暑。南方地区小暑时平均气温为26℃左右,已是盛夏,颇感炎热,但还未到最热的时候。常年7月中旬,华南东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可开始出现日平均气温高于30℃、日最高气温高于35℃的集中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