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网,一起奋斗一起拼搏。

当前位置:

首页

>

大学点评

>

正文

三峡大学大学是几本 是一本还是二本

文/丁飞2023/7/10 9:42:23

是一所大学。(笔记:2021年起,湖北一批本科生、两个批次合并为本科批次)

“几本书”是一个相对于当时中国高等教育水平而言的概念。教育部门不区分中国三峡大学是一级还是二级,文凭上只有本科和大专学历,这只是民间说法,几所大学。

三峡大学大学是几本 是一本还是二本

中国三峡大学简介

中国三峡大学经教育部批准成立,2000年5月25日,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和原湖北三峡学院合并组建。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的前身是1978年成立的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历任水利电力部、能源部、电力工业部、国家电力公司,1996年与原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合并组建新的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成为“211工程”建设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湖北三峡学院由原宜昌师范学院组建、宜昌医学院、1996年并入宜昌职业大学。

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3年,1978年开始本科教育,是国家首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举办研究生教育,1998年开始培养博士生。学校面向31个省份开放、自治区、直辖市及60多个国家(地区)招生,全国综合招生报名。

学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具有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资格、少数族裔预科资格,招收国际学生和中国政府奖学金生(CSC)的资格、来华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留学生招生资格,香港学生豁免资格。

学校是水利部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8年,学校被省人民政府列为“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等3个学科被列为“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现在,中国三峡大学已成为特色优势明显的水利电力站、综合办学实力、具有一定社会声誉的综合性大学。

【主要的】

学校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十二五”期间获批省级重点一级学科11个;“十三五”期间获批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2个;有法律、教育、商业管理、会计、数字信息、临床医学等20个硕士学位类别。我校共有21个学院,78个本科专业,覆盖理论、工作、艺术、医疗的、通过、管子、法律、教育、艺术九门学科,其中国家一级专业施工工地16个,21个省级一级专业施工工地,7个专业通过专业认证;5个国家特色本科专业,10个省级本科品牌专业;7个专业获批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9个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计划,6个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1个省级“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6门国家一流课程获批,省级一流课程1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共课程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套),20门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8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立项。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10个;8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所省级试点院校,省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项目1项。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2434人,博士、5279名研究生。

【师资团队】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651人,其中教授333人,696 副教授,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8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水利工程组)成员1人。现有博士生导师138人,1363名硕士生导师;拥有各学科教授资格审查权。获批省部级以上人才工程人选、180余名专家。学校聘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蒙代尔等200余名专家和21名院士为兼职教授。学校是“湖北省人才工作十强高校”之一。

【基础设施】

学校占地面积30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拥有各类教学实验(实训)中心20个;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教学科研设备5万余台(件),装备价值最高7.23亿。图书馆藏书纸质图书293万余册,中外电子期刊 8.60,000 种,中外文电子图书超过180万册,60多个中外文数据库,各类数字资源60TB;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和产学研合作基地160余个,其中,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2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3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全国66所本科院校信息化试点单位之一,建成覆盖全校的有线无线一体化10G校园网络,荣获“高等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络建设20年突出贡献奖”。

【人才发展】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树立“高品质、能力强、应用“人才培养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综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重点实施教改工程、创新创业工程,深化学分制教学改革,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过去5年,本科毕业生考研在线率保持在23%以上;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位于省属高校前列,学校是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50强”之一。全校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并取得可喜成绩。2020年,国家级学生、省级学科竞赛获奖969项,其中国家级奖项507项;在文化艺术方面、创新创业大赛、在社会实践活动等活动中荣获国家级奖项或表彰41项,省部级奖项79项。

【科学研究】

学校2020年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大学,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三峡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成立、湖北三峡滑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石墨新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峡库区生态与环境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峡地区地质灾害与生态环境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新能源微电网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有防灾减灾、水电工程建设与管理、水力发电机械设备的设计与维护、天然产物的研究与利用、梯级水电站运行与控制、水电工程智能可视化监控、7个省部级肿瘤微循环与免疫治疗重点实验室。水电站模拟与岩土工程研究中心内有原国家电力公司重点实验室2个。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肿瘤)科学研究三级实验室、湖北省发改委储能新材料工程实验室及智慧能源技术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有地质灾害防治、施工质量检测设备、微电网、传输线、弱磁检测、农田环境监测、生物酶、特色植物育种、食品胶体、甾体药物及衍生物清洁生产等1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有三峡文化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油藏运移研究中心、区域社会管理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巴楚艺术发展研究中心、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三峡智库等5个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有新的石墨材料、柑橘的生物保鲜与防治、有机缓释肥、微电机、智能气泡水位计等12个省级校企研发中心。与企业共建湖北磷化工技术研究院,有一个生物技术中心、宜昌地区非金属功能材料研发及综合服务中心等校级科研机构160余家。学校具有建筑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设计、监督、评定A级资质,水利行业工程设计、电力行业工程设计乙级资质,岩土工程勘察乙级资质,旅游规划设计、城乡规划编制丙级资质。

过去5年,学校承担各级科研项目7000余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等重点科研项目75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超过2.2亿元;120余项科研成果荣获省部级奖励。在,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1名;荣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13项,二等奖33名,三等奖37名;获国家社会科学奖1项,省部级社会科学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7名,三等奖34名;授权发明专利1200余项;出版学术专着、翻译、800多本教材,每年发表学术论文近3000篇,被纳入三大搜索、人大复印资料转载论文950余篇;1000多项技术开发成果应用于水利电力行业和地方。学校主办《中国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三峡论坛》等学术期刊。

【开学】

学校长期坚持开放办学政策,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是“联合国学术影响力”组织成员,“世界大学联盟”(N.E.瓦.S.)组织常设秘书处单位,“中国湖北-南亚大学联盟”主要发起单位,目前已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多所大学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学校为湖北省省属高校招收国际学生人数、专业设置和英语教学规模最大的大学,目前有1400余名国际学生在华学习;有资格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CSC)和国际汉语教师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来华学习,设有HSK(汉语水平考试)考点,启动中外合作办学及校际合作项目3个。2010年,学校荣获湖北省“扩大开放先进单位”称号;2011年,具有教育部来华招收外国留学生本科临床医学MBBS(全英文授课)资格;2013年,具备在香港免试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资格;2014年,获批国家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单位,入选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海外培训项目”实施单位;2016年,入选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计划”实施单位;2017年,入选教育部“丝绸之路奖学金”项目实施单位,通过教育部来华留学质量认证;2018年,获批首批“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社会实践文化体验基地”,成为首个“湖北省华文教育基地”,获批首批“湖北省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019年,获批乍得恩贾梅纳大学孔子学院,具有免试招收台湾学生资格(以台湾高考科目能力测试成绩为准);2020年,批准为学校首个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第二个“湖北省引智创新示范基地”,获批主办“水利电力行业中外文化交流学院”,获批为教育部“创新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实施单位。同时,学校高度重视促进和鼓励师生国际流动,每年选派相当数量的师生参加国际学术研究或进修。学校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扎实开展国别和区域研究,成立的尼泊尔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备案中心。成功主办教育部“留在中国”、湖北省“世界著名科学家来湖北讲学计划”武汉论坛、中国湖北—南亚大学校长论坛等大型活动。

【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深入推进的党建新伟大工程,不断加强党的政治领导、精神领袖、群众组织、社会号召力。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全体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平等意识,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话语权,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广泛开展“围绕中心”、把握方向、促发展”特色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师德师风、校风学风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提供了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学校培育“爱国主义精神”、自我提升、寻求真相、以“创新”为主题,以“求索”为主线的精神,大力推进学术、生态型、打开、文明智慧“五型校园”建设,注重营造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全国校务公开民主办学先进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人民网“基层党建宣传示范单位”、“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文明校园”、“湖北省城市花园式单位”、“湖北省平安校园”等。学校走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名、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2名、4名省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道德模范2名;创办爱心超市的“全国自强奉献优秀大学生”侯海燕崭露头角、第十六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高金雷、“全国孝敬老人之星”黄玉婷、甘肃“长民十骄子”肖玉川、吴春红“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黄玉婷、杨玉霞、克服、曲发华等优秀学生。

学校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教育为本”、学术学校、创新振兴学校、“特色强校”四大策略,努力实现水利电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办学目标。

上述编辑整理了多少本中国三峡大学的书籍?对于考生和家长,希望对考生填写申请表有所帮助。如果您对大学和专业有任何不满意,可以下载“蝴蝶志愿者??App”,里面有各个大学的详细信息。

© 百分网 17180.cn | 吉ICP备2022003481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