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基本上是全国第一批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认为西南石油大学是一所大学。
“几本书”是一个相对于当时中国高等教育水平而言的概念。教育部门未将西南石油大学列为一二,文凭上只有本科和大专学历,这只是民间说法,几所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的一些简单介绍
西南石油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办的第二所石油本科院校,是中央和地方共同建设的、四川省人民政府主管的高等学校。2013年,学校入选“国家中西部普通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成为该项目选定的 100 所院校之一。2017年9月,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石油工业相当??落后,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毛泽东主席视察四川隆昌气矿,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书记处总书记邓小平亲自主持四川油气田勘探开发。1958年3月,位于东莞南充、广安武圣、遂宁大营三口探井喷出高产油流,震惊全国,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将军坐镇南充,启动川中石油会议。为加快四川油气资源开发,还为西南合作区油气产业发展培养技术干部,国家决定设立第二石油大学,校址位于川北重镇南充市,川中石油战役指挥部所在地。
1958 年 8 月,石油工业部在成都招收新生643人,随后,基建处处长马载同志受命率领一批青年专家、干部职工赴南充,规划创建学院。9月20日,石油工业部、教育部报国务院批准,四川石油学院正式批准成立。今后,学校伴随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建设和发展,开创了先生后建校的非常规办学实践。
1970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南石油学院。2000年3月,学校划转四川省,中央与地方共建、主要由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升级为大学,2005年12月正式更名为西南石油大学。2018 年 11 月 1 日,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西南石油大学)。
学校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油气田开发工程(联合石油机械工程)成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1989年,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1991年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经过60多年的建设,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作为导向的学校、多学科协调发展、石油天然气领域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大学,石油主学科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学校现有19个教学学院(系)、1个工程培训中心。科学涵盖的主题、工程、管理、经济学、文学、法律、教育、艺术八门学科,具有招生资格的本科专业75个(其中2019年本科专业69个),有国家级特色建设工地8个,16个四川省特色专业,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四川省本科人才培养基地11个。拥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学科,88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2个硕士学位授权类别(含电子信息、机械的、材料与化学品、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工程、水利、工商管理硕士、翻译硕士、工程管理、法学硕士、社会工作硕士、应用统计学硕士)及8名高校教师在职硕士学位授权学科。设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拥有一级国家重点学科1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5个。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两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7个省级教学团队。校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团队97个,在: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支持创新团队2个(含培育),14个创新团队获得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资助计划”资助,1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团队,四川省《省属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资助18个创新团队,西南石油大学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含培育)62名。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排名全国第一,2005年,石油天然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在校学生38606人(含在职硕士生、在职博士生),其中,普通本科生30829人,招收研究生6301人,963名博士生,513名具有学历的外国留学生。此外,还有在读硕士研究生1,287人。(学生数据来自2020年高等教育统计调查)
学校现有教职工2,731人,拥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55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780人。专任教师2037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委员会委员1名,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6人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6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人,全国文化名家、“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候选人1名,60名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四川省“塔”人才培养工程人选2名,孙越旗能源奖4位获奖者,2 天府万人杰出科学家、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48人,国家、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杰出专家73人,天府万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人,天府万人科技精英6人,天府万名社科精英1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93人,7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博士生导师165名(含外部导师),全国优秀教师6名,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国模范教师1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名,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的典范,全国化工行业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四川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1人,省优秀创新人才奖1人,四川省杰出人才奖1人,9名省级教学名师,9名省级优秀教师,省道德模范1名,4名省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级“十佳”青年教师1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1名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孙跃奇科技教育基金奖20人获得者。
学校现有各级科研基地(平台)253个。在: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天然气水合物国家重点协作实验室),国家“111计划”地方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7个研发中心(合作),1 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4个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平台、中心、实验室)6;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一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西南石油大学创新联盟1,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中心)1个,石化协会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研究院、根据、中心、产学研创新联盟)20;4个四川省“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1个四川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1 重庆市工程研究中心;1个重庆市重点实验室;14个中国石油集团(重点)研究实验室;1个中国石化(重点)实验室;中海油(重点)实验室、3个研究所;行业、2个地方产业联盟;15个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室);校级研究所(实验室、中心、研究所)19;8个院级研究中心(所);74个横向合作科研基地;59项“十三五”横向合作战略(框架)协议。
“十二五”以来,先后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自然科学资助,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突破(支撑)计划、重大科技项目、重点研发计划,教育部重点项目、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博士基金、霍英东基金会,四川省杰出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基金等自然科学垂直项目3513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四川省规划、科技部软科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垂直项目1569项,与企事业单位签订横向合作项目7048个;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401项;发表论文28761篇,出版 494 本书;授权专利6119项,其中发明专利2646件,3,473件实用新型(含外观设计)专利。2020年学校新项目合同资金8项.33亿,获得科研经费6项.17亿。
学校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园是全国大学生科技创业的实践基地、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成都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成都中小企业孵化基地。科技园将依托学校科技资源优势和西部地区资源优势,逐步打造以石油勘探开发技术为基础的研发中心、石油装备及石化核心技术产品孵化,集新能量、新材料、电子信息技术与办公服务一体化、西部地区首个以油气为特色的大学科技园。
学校在教学成果奖,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12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奖9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5名、优秀奖1名)。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36门省级精品课程。2010年以来,学校教师主编出版各类教材200余部,其中1部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材,21本教材被列为国家级“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24本教材被列为省级“十二五”规划教材。
学校建在成都、南充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3000余亩;教学科研设备3.56万台(套、件),总价值 7.5亿;图书馆纸质书籍 216.30,000册、电子书 476.60,000册。与成都合作打造“围绕西南石油大学的能源科技经济圈”,拥有四川峨眉、重庆北碚两个专业野外地质实习基地,在四川省南充市建成占地近百亩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学生实习基地,在成都成立科技交流中心,天府新能源研究院在天府新区成立。
学校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已经与美国、俄语、英国、德国、天、法律、与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及相关学术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交流与合作。
学校有着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光荣传统,多次被评为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高等学校领导小组开展“四好”活动先进单位。
学校成立以来,学校坚持以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深化驱动,以特色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根本保障,一切工作都在蓬勃发展。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50强”、“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务处”、“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先进集体”、“全国普通高校科技管理先进集体” 。2019年,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四川省第二批马克思主义重点学校。2010年,《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荣获“教育部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第三届)。2001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随意性水平评估,结论很棒。2008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再次被评为“优秀”。2018年,学校顺利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查评估,得到专家组和四川省教育厅的一致肯定。
学校毕业生思想素质良好、强大的团队精神,扎根基层、努力工作、坚实的基础、勇于创新、快速开始、耐力、表现出色,广受用人单位好评。学校成立以来,学校已为国家培养毕业生21万余名,其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科技专家、教授、学者,一大批各级党政领导、各条战线的优秀企业家和技术、管理骨干。
今天的西南石油大学将继续秉承“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弘扬“为祖国加油”,“为民族精神而奋斗”,践行“明德”,“博学、创新”的校训,实施“质量立校”,学校实力雄厚,人才济济,学术繁荣,突出特点,“科学发展”第二次创业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改革,打造以工作为导向的,石油天然气及其支撑学科世界一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一流能源大学、百年名校夯实基础、不懈努力!
以上编辑整理的西南石油大学书籍有多少本一两?对于考生和家长,希望对考生填写申请表有所帮助。如果您对大学和专业有任何不满意,可以下载“蝴蝶志愿者??App”,里面有各个大学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