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山大学考研不同专业的报录比相差很大,报录比应该是在1:5至1:10之间。报录比就是包括某个学校的人数,与拟定的录取人数之比,显然这个报录比越大考上的机会也就越大。想了解更多的2023中山大学考研报录比相关信息,一起来看看下文吧。

2023年中山大学考研报录比是多少
2023中山大学考研不同专业的报录比相差很大,报录比应该是在1:5至1:10之间。
招生院系 | 报名人数 | 录取人数 | 免试生录取人数 | 报录比 |
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基地) | 131 | 22 | 3 | 6:1 |
岭南学院 | 592 | 138 | 101 | 4.3:1 |
岭南学院(MBA) | 934 | 353 | | 2.6:1 |
中国语言文学系 | 246 | 46 | 27 | 5.3:1 |
历史学系 | 190 | 53 | 23 | 3.6:1 |
哲学系 | 223 | 68 | 27 | 3.3:1 |
法学院 | 391 | 80 | 32 | 4.9:1 |
法学院(法律硕士) | 1367 | 141 | 17 | 9.7:1 |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 223 | 49 | 22 | 4.6:1 |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MPA) | 706 | 190 | | 3.7:1 |
管理学院 | 258 | 55 | 38 | 4.7:1 |
管理学院(MBA) | 1814 | 488 | 46 | 3.7:1 |
外国语学院 | 309 | 47 | 25 | 6.6:1 |
教育学院 | 149 | 24 | 3 | 6.2:1 |
传播与设计学院 | 294 | 77 | 47 | 3.8:1 |
国际汉语学院 | 219 | 43 | 16 | 5.1:1 |
资讯管理学院 | 297 | 73 | 20 | 4.1:1 |
国际翻译学院 | 262 | 75 | 36 | 3.5:1 |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 449 | 105 | 30 | 4.3:1 |
博雅学院 | 14 | 7 | 2 | 2:1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80 | 23 | 9 | 3.5:1 |
心理学系 | 126 | 20 | 6 | 6.3:1 |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 281 | 115 | 36 | 2.4:1 |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 340 | 159 | 37 | 2.1:1 |
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 | 65 | 36 | 6 | 1.8:1 |
生命科学学院 | 632 | 213 | 74 | 3:1 |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 279 | 95 | 55 | 2.9:1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504 | 200 | 62 | 2.5:1 |
药学院 | 576 | 129 | 50 | 4.5:1 |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 297 | 94 | 36 | 3.2:1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253 | 92 | 7 | 2.8:1 |
工学院 | 187 | 105 | 25 | 1.8:1 |
旅游学院 | 118 | 38 | 15 | 3.1:1 |
国际金融学院 | 133 | 51 | 27 | 2.6:1 |
海洋学院 | 56 | 38 | 12 | 1.5:1 |
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 87 | 78 | 73 | 1.1:1 |
移动信息工程学院 | 107 | 31 | 11 | 3.5:1 |
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工程学院 | 52 | 39 | 39 | 1.3:1 |
中山医学院 | 310 | 113 | 30 | 2.7:1 |
中山大学考研报录比多少的专业好考
中山大学考研报考目标专业的报录比大于平均水平3:1的就算是相对比较困难的。反之,你报考目标的报录比小于平均水平3:1可能会稍微容易。
1.报名人数与实际录取人数之比
这个和学校有一定关系,但同一学校中不同专业的相差很大,同一学校热门专业可能是该校冷门专业报名人数的数倍甚至数十倍。报录比越高的专业越难考,短期的就业前景一般更好,但长期发展如何尚是未知数。
2.报名人数与实际参加人数之比
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考生因复习不到位或找到好工作等各种原因报名后放弃参加考试。不过这个数量一般不是很大,可忽略不计。
3.复试上线人数与实际录取人数之比
在这一点,各专业相差不大,一般在1.3:1和1:1之间。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要注意:分数线一般是各专业根据当年的初试分数和面试比例设定的,实际上此处已经通过两道门槛淘汰了很多考生了。比如有某热门专业实际参考的考生数为100名,其中50名上了学校线(包括总分和小分),另外50名就被淘汰了(第一道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