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人口大省湖南出台新政策:有序组织幼儿园设立和划转。这也是我国第一个提出调整省级幼儿园布局的省份。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具体内容吧。

媒体:多地幼儿园停课对孩子来说是好事吗
最近几年,全国各地幼儿园停课消息不断。安徽、福建海南等地被曝幼儿园大规模停课。湖南此举也是瞄准教育规模、结构性变化给出的对策。为什么幼儿园经常关门?浙江的情况怎么样?停工是否会引发连锁反应?
据《2022年全国教育发展统计公报》,全国有幼儿园28所.920,000,机构数量比上年减少5,610所,下降 1.90%,这也是自2008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实际上,近年来,幼儿园关闭的消息不断,从大城市到小县城,仅举几例。
今年八月,安徽省临泉县教育局发布公告,当地50所民办幼儿园已停止运营。在,12所幼儿园申请停办,38所幼儿园无实际招生、办学行为,2022年占全县幼儿园总数11所.8%,占全县民办幼儿园总数的24所.5%。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福建、海南。九月,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17家民办幼儿园申请终止运营。十一月,海南省海口市民办中小学、幼儿园2023年度检查结果出炉,33所民办幼儿园停课,引发社会热议。
在浙江,幼儿园总数也在减少。从近三年幼儿园数量来看,2020年,浙江省共有幼儿园8009所,到2021年,将有7,890所学校,到2022年,将减少到7,709个。这相当于3年内减少了300家企业,平均每年关闭 100 起。
幼儿园关闭,许多人认为人口减少是主要因素,不完全是。“中国人口第一县已关闭50所幼儿园”消息传出后,一组被多次提及的政府公开数据:“2023年临泉县在园幼儿数为58243人,比上年减少9个.2%,这已是连续第四年下降。”
另一组数据被忽略:《2022年临泉县新建工程、改扩建9所幼儿园,有效扩大公办幼儿园学额2070个。“实际上,临泉县关闭的50所幼儿园均为民办幼儿园,公办幼儿园名额不减反增。
浙江的情况也类似。“出生人数下降并不是私立幼儿园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只是原因之一。”浙江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最近几年,浙江各级党委、政府把学前教育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协调资源分配和入学需求变化,稳步增加公共学位供给。聚焦城镇、因地制宜,通过新、重建、通过协议收购等方式新增一批公办幼儿园,依托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办好村级幼儿园,推进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建设,不断缩小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距。
学前教育大洗牌
但,幼儿园停课后更多连锁反应逐渐显现。幼儿教育从业者首当其冲。在浙江,幼儿园教师岗位需求也大幅下降。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院长范福福直言,“在历届秋季招聘季中,每年都有十多个县级教育局主动联系我们学校招生。今年,只有五六家教育局主动联系。“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幼儿园停课释放双重信号。
幼儿园名额由短缺转为过剩,这意味着大部分幼儿园的入园门槛将会降低,减轻父母的压力。但在另一个层面上,“如果一些私立幼儿园关闭,附近没有公共公园或其他私人包容性公园,孩子们必须去更远的幼儿园。”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说。
在他看来,应对学龄人口变化,各地要开展前瞻性工作、科学的顶层设计,防止幼儿园无序关闭。范福福还建议,适当保留一些农村幼儿园还是有必要的,尤其是远离城镇的农村幼儿园。
由于学龄儿童减少,幼儿园关闭将不可避免,但同时,也为学前教育的普惠发展提供了机遇。家长们渴望的小班制或许变得可行。
我国应发展惠普学前教育,要求财政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教育经费总额的9%左右,目前很多地方这个比例只有5%。相应的问题是学前教育教师工资低、幼儿园班级规模大。
熊丙奇说,我国幼儿园班级人数标准是小班25人、中产阶级30人、大班35人,幼儿园专任教师师生比为1:15。而在发达国家,班级人数上限为 20 人,专任教师师生比为1:7比1:10。
如果这是一个机会,提高幼儿园建设标准,推进“小花园、小课堂”建设,并促进日托一体化,有利于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
“日托与托育一体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针对此事的回应,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幼儿园已率先布局,“我们一直为2-3岁的孩子提供托儿服务,我们计划明年春季班开始招收0-2岁的婴儿。”范福福说,学院还计划明年开设婴幼儿护理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保护人才。
“洗牌正倒逼民办幼儿园改革,”王莉认为,民办幼儿园需要全面转型升级,完善软硬件服务,强化园林特色,提高教师素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