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高考成绩对所有学生都是公平的。因为无论是高难度的科目还是低难度的科目,分配后,分数会比较平衡。但这也可能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在他们擅长的科目上获得高分,从而提高总分。

高考分值分配对哪些考生有利
事实上,新高考实行积分制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相对公平,这实际上对大多数候选人来说更有利,但从分数的计算方式来看,小编觉得最有优势的候选人是主科实力较强的人。
除语文、数学外,三科为必修科目,在积分制方面,仍然沿用旧高考的计算方法,原成绩计入总成绩,每科150分,三科总分达到450分,可以说占比非常高,因此,对于这三门必修科目比较强的考生来说,他们已经拿到了大部分的分数,只要剩下的三个科目保持完好,总分肯定更高。
但在计分制的情况下,还剩下三门科目,虽然得分比例没有语文和数学高,但对性能影响最大,原本1分的分差可能会拉大到3分,因此,即使是必修科目很强的考生也不能忽视所选科目。
高考给分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1.养老体系的优势:计分制减少了因科目难度不同而造成的分数差异
比如我选择物理,但我只得了70分,另一位学生选了历史,得了90分。如果将原成绩记为最终高考成绩,那么70分和90分的分数有多大可比性呢
这可能会发生,因为物理很难,我的物理成绩高于考试成绩,而且因为这次的历史题比较简单,90分可能只是所有历史考生的平均分。如果将原成绩记为高考总成绩,显然是不公平的。
使用积分系统后,不要关注学生的原始分数,相反,学生的分数是根据他们在测试科目中的排名来分配的,不管你拿了多少分,你的相对排名显示了你的真实实力,这个是比较公平的。
2.积分系统的缺点:未考虑所选科目数量对计分制的影响
如果某个科目的考生人数较少,那么这门学科的学生在积分上就会受到更多的损失。
例如,由于物理在高中被认为是一门困难的学科,因此,新高考物理专业的学生人数明显减少。假设参加物理考试的人只有十个人(例子有点极端),为了解释起见),所以即使第十名学生考试得了90分,最终他只得到了40分。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实际上,新高考选物理的学生越来越少,不仅仅是因为物理的难度,上述两个原因也是导致这一结果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