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3+1+2”模式下,考生的总成绩由两部分组成:原始成绩和分级成绩。原始分数是根据考生的实际表现给出的分数,成绩分配是将考生的排名与该排名中考生组的平均表现进行转换而获得的分数。

2024年3+1+2新高考成绩如何计算
考生总成绩由3项统一高考成绩和3项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抽查成绩组成,满分750分。在,高考3科原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150分;选修考试中,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采用原成绩计入考生总分,每科满分100分;重选科目按绩点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100分。
“3”:中国人、数学、三门外语科目满分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目原成绩将计入考生总成绩;
“1”:物理或历史的必修科目,满分是100分,原成绩将计入考生总成绩;
“2”:政治、地理、化学生物选2科,每科满分为100分,评分分数将计入考生的总成绩。
也就是说,涉及“成绩转换点”的科目,这是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的4扇门,这4个科目将根据分配的成绩计入总分。
具体来说,这四门重选科目的原成绩将根据考生在该科目的排名折算成绩点,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则(比如年级比例)分配这些绩点,分配分数后的最终结果。以辽宁省年级分配为例,A级-、乙、C-、从 D 到 E 五个级别,即使重选科目原分是0分,分配积分后还可以获得一定的积分。
新高考如何给3+1+2打分
化学生物学、地理、政治4科原总分100分,奖励积分起点为30分。分配点数时,各科考生原成绩从高到低分为A级、乙、C、D、E共有5级,各级别人数比例约为15%、35%、35%、13%和2%。对应的分配范围是100~86、85~71、70~56、55~41、五个分数范围从 40 到 30。在这里你可以得到分配间隔的概念,指定区间两端的值是指定区间的最大值、分配分区之间的最小值。
对应于此,我们还按照指定区间的形式将所有考生的原始成绩分为5个等级,具体分数范围根据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和分数确定,例如,一万人选择政治作为考试科目,那么分数在前1500的就属于第一原始分数范围,假设前15%的考生最高分是99分,最低分数为80分,那么我们可以得到原始分数范围的第一级是100~80,据此可以确定一个概念,即原始评分区间,原始分数区间的两个端值分别是原始分数的最大值、原始分数最低。
按照公式得出的分配分数就是考生最终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比如张三原来的政治分数是80分,那么他所处的指定区间就是B级,区间分数为85至71,假设张三原来的除法范围是82到61,根据公式计算,张三之最终得分为8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