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体育学院本科生通常分批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认为天津体育学院是一所本科大学。(笔记:2017年以来,天津高考将第三批本科生合并为第二批本科B类,2018年以来,天津市一批本科生、两个批次合并为本科批次,分为A、B 两阶段)
“几本书”是一个相对于当时中国高等教育水平而言的概念。教育部门未将天津体育学院列为一二,文凭上只有本科和专科学历,这只是民间说法,几所大学。

天津体育学院简介
1958年8月,天津体育学院成立。然后,根据中共河北省委《10-15年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适应性教育的指导意见》、体育发展的需要”,并为1959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运动会做准备,河北省人民委员会决定成立,友源天津体育学校、石家庄师范学院体育系并入,同时,还从全省选拔优秀运动员,天津体育学院成立。学院的使命是培养运动员、教练员、部分高中、大学体育教师及高级体育专业人士。河北省副省长、天津市委书记、李庚涛市长兼任首任院长。1967年1月,天津恢复直辖市;1969年10月,天津体育学院由河北省划归天津市管辖。
早些年,学校汇聚了一批优秀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拥有高水平的竞技体育,摔角、女子跳水、游泳、男子篮球、棒球等体育成绩已跻身国内前列。第一届全运会上,赢得了古典风格、自由泳、中国式三级摔跤冠军。同时,一批知名专家、学者在校任教,陈家琪、马玉、牛兴华、柴文秀、刘世范、郑必达、姚志珍、张春培、任福兴等。
学校团泊校区位于静海区团泊新城西区健康产业园,占地面积1115.7英亩,各类校舍建筑总面积约38平方米.86万平方米,2017年11月投入使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1.9亿余元。新校图书馆建筑面积近1.78万平方米,现有论文集总数44.20,000册,851 种纸质期刊,拥有45个数据库,电子书总量超过104万册,电子期刊总量超过127万册。
学校为国家体育和教育战线培养了3万多名受社会欢迎的应用型人才,全国新兴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体育教师、省市劳动模范、国家队教练和金牌得主。群众体育与全民健身学校、青少年体质调查与评估、运动能量代谢、中国骨龄发育标准、运动智力、体育法制建设领域开创性工作。
学校现有18个本科专业,参与教育学、管理、文学、艺术、科学、医学6个学科。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通过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验收,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体育学一级学科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500余人,其中本科生4939人,68名博士生,1274名研究生,67名在华留学生。
学校现有教职工594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57人,副高级职称127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97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286人。入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之一,天津市优秀教学团队14个,天津市“十二五”教学创新团队3个。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国家级名师1人,天津市教学名师8人,其他省部级人才称号获得者15人。学校现有在职博士生导师43人、197名研究生导师。
学校不断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实施深化教学改革、一系列提升教学质量的规划和措施,取得多项标志性成果。2013年,体育人体科学专业获批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首批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特殊教育专业获批市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7年,体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体育人文科学、应用心理学等5个专业获批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编舞、教育技术、新闻学、营销、特殊教育、运动康复等7个专业获批天津市应用专业建设项目。我们学校的体育课、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康复4个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编舞、特殊教育、新闻专业获批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成两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期全国优质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天津8门精品课程,2 天津市大中小学“党史专题课思想政治精品课”,天津市高校新时代课程思想政治改革精品课程4门,9门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示范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24门天津市一流本科建设课程。4个实验教学中心荣获“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1个实验教学中心被批准为天津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6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认定为“天津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项目”。自2001年起,我校教学成果荣获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1名,另有10项教学成果获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8项教学成果获国家体育总局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2013年至今,我校荣获全国、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9个项目。
学校优势显着,2017年第四轮国家学科评估,我校体育一级学科荣获A级。体育人文科学和体育人文社会学是我校传统优势学科,天津市第一批重点学科。体育学入选天津市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特殊教育、体育与健康学入选天津市特色学科(群)名单。学校现有“竞技运动心理与生理调节”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运动生理学与运动医学”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教育部体育教学研究中心等一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单位。学校“心理学与运动行为促进”、“运动线粒体生物学基础与应用”、“几种重大慢性病运动康复与预防”三个团队入选天津大学创新科技团队培养计划。“学生体质与身心健康促进研究中心”被评为天津市高校智库,并荣获“2018-2019年度天津市优秀大学智库建设项目”称号。“全民体质·主动健康”智库成功入选天津市首批科技创新智库重点联系推进建设。学校体质检测中心获批“天津市社会科普示范基地”。学校与天津大学合作共建全国首个“智能体育协同创新中心”,与天津中医药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建“运动营养与健康产学研合作实践基地”,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人民政府、天津健康产业国际合作示范区管委会与四方签约,共建崇礼冰雪运动中心。我校参建的西藏昌都特殊教育学校特殊儿童运动康复训练中心已投入使用。
学校科研实力不断增强。近年来,共获得国家级、省级、局级科研项目431项。其中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1项,国防科技战略试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2个后期资助项目、26 个普通项目和青少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5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两项,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面上项目3项、教育部青少年专项项目1项,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30项、25个“十三五”规划项目、2021年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9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天津市重大科技突破、天津市科技平台专项项目、天津市应用基础重点和一般项目、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科基金及奥林匹克科技研究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259项,天津市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1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天津市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24项,出版作品、已编辑、160多本教科书和参考书,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
学校主办的《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概况》体育核心期刊、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21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国内外10余家知名检索机构收录为来源期刊。在《2021年复印报纸数据转载指数排行榜》中,该刊位列体育类期刊转载量第6位,转载率第9名,综合指数排名第7。2021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体育)排名第9位(Q1)。2021年“第28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展出期刊评选中《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入选,入围并展出“中国优秀期刊”。
学校高度重视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划船、足球、羽毛球、棒球、网球等运动项目是竞技体育学院的传统优势,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在奥运会上担任教练员和运动员、世界杯、亚运会、在全运会等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在国内外影响巨大。2014年4月,我校与天津市体育局签订共建协议,天津赛艇队组建、足球队、羽毛球队、帆船队,连续代表天津夺得第十三届全运会冠军、第十四届全运会取得两金两银四铜的优异成绩。2021年,我校多名大学生入选中国体育代表团,去参加东京奥运会,1名学生在东京奥运会上与船长一起获得女子八人赛艇铜牌。我校学生担任北京冬奥会钢架有舵雪橇项目测试滑冰运动员,为冬奥贡献仙力。现在,学院努力拓展新兴体育项目,新形势下积极探索体教结合、高层次竞争力人才培养新模式新途径,为天津乃至全国体育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学校与中国排球协会合作共建中国排球学院,与中国柔道协会共建中国柔道学院,与中国棒球协会共建中国棒球学院,承担全国中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席单位工作(足球项目),与天津市宝坻区人民政府共建天津体育学院水上运动学院。
学校高度重视开放办学,不断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分别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韩国、日本、新加坡、波兰、与德国等20多所国外知名大学和体育院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学校坚持服务“一带一路”和“中华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在天津高校设立“天津市留学生武术文化体验基地”,主办国际女童和妇女体育协会(IAPESGW)第十九届世界大会,与天津医学院共建鲁班工坊,推动中国武术“走出去”战略实施,提升了学校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经过64年的发展,学校已逐步形成以体育为主的学科、办学特色及相关学科协调发展优势,从本科教育到硕士教育构建、完整的博士研究生教育办学体系,以及涵盖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开放办学格局,成为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现代化体育高等院校。
展望未来,学校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捍卫“两个建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家培养人才,着力完善学校治理体系,完善学校治理,通过立德树人践行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培养德、智、体、艺、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大学,实现健康中国、为体育强国战略目标努力奋斗!
上述编辑编着的天津体育学院有多少本书?对于考生和家长,希望对考生填写申请表有所帮助。如果您对大学和专业有任何不满意,可以下载“蝴蝶志愿者??App”,里面有各个大学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