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网,一起奋斗一起拼搏。

当前位置:

首页

>

大学点评

>

正文

东莞理工学院大学是几本 是一本还是二本

文/徐慧琪2023/7/4 12:52:43

东莞理工学院为广东省一批本科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认为东莞理工学院是一所本科大学。(笔记:2018年以来,广东一批本科生、两个批次合并为本科批次)

“几本书”是一个相对于当时中国高等教育水平而言的概念。教育部门没有区分东莞理工学院是一二,文凭上只有本科和专科学历,这只是民间说法,几所大学。

东莞理工学院大学是几本 是一本还是二本

东莞理工学院的几个简单介绍

东莞理工学院是东莞市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省市共建,以城市为基础,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担任名誉院长。学校成立于1990年,1992年4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改为全日制本科普通高等学校,2006年5月批准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08年5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6月与清华大学等61所高校一起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校,2015年9月,被确定为广东省重点支持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单位,2018年5月,被确定为新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8年11月,学校大学科技园入选“国家大学科技园培育单位”,2019年7月,成为唯一省市共建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成功入选2020年第一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名单,2021 年 5 月,我校正式获批为省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

现有松山湖、管城两个校区,其中,松山湖校区位于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路1号,占地1800余亩(其中国际合作创新区370亩);管城校区位于管城区学院路251号,占地330余亩。现有教职员工1732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180人、副高级职称387人,医生797人。普通全日制在校生近2万人,继续教育学生近2名.200万人,迄今已为当地培养各类人才约11名.5万人,约80%毕业生留在东莞就业创业。

图书馆总建筑面积45020平方米,累计藏书201万册,有35个数据库、172万册电子书和其他数字资源。建设10G带宽骨干网、两个 40G 主干网,基本实现千兆带宽到桌面的IPV6园区网,3.80,000 个信息点,建设覆盖全校的无线校园网络,AP数量超过6600个,导出带宽 37.5G;智慧校园建设拥有信息系统129个,为所有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内容、方便的、快捷的信息服务。

设有17个实验教学中心,其中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以工程为中心,管理、文学、科学、经济学、法律、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有18所学院、58个本科专业,其中,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社会工作、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工商管理10个专业入选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工程管理、工业工程、汉语言文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5个专业入选广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积极适应和支撑引领社会经济转型和产业发展,树立“坚持知行合一”、立德树人,注重培训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求,勇于承担责任、善于学习、敢于超越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开设全国首个“杨振宁创新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东莞理工学院-文华数字课程中心荣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优秀案例”。2020年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名。承办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赛事,获得第三名。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创新创业活动,学校被广东省教育厅确定为第三批“易班”建设试点高校。

面向全国25个省(区)、市)招生,14个省(区)、市)(含改革省份)第一批本科招生。自2005年起,学校(含联合培养基地)共招收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767人,9名国际联合博士生,493名研究生就读该校学位点。历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雇主满意度超过94%。

大力开展学科建设工作,夯实学科集群基础。按国家/地区、区域技术和产业发展需求,专注打造智能制造、绿色低碳、创新服务三大学科和专业集群。2018年5月,学校获批新一届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已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批准、资源与环境、机械等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021 年 7 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2020年现有博士生名单》、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一级学科硕士学位论文评审结果》和《2020年现有博士生、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专业学位硕士学位点评审结果",学校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土木工程,7个专业学位硕士学位点——国际商务、社会工作、数字信息、材料与化学品、能源动力、土木工程、水利、生物学和医学。化学工程、电路与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工业、环境工程、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等6个广东省重点学科,机械工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土木工程等学科被列入省教育厅“一流学科”、弥补不足、强特色”重点建设学科,学校工程与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化学、软件工程、环境工程、通信工程获得IEET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证书。

高层次人才资源加速集聚,建设一支结构合理、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自2015年起,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医生、博士后等7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等顶尖、59名优秀人才,学科带头人9人,44位学科方向带头人,学科骨干46人。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人,4人入选“珠江学者”岗位计划、5人入选“珠江人才计划”,4人入选东莞市领军人才,40余人入选东莞市各类特殊人才。

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构建服务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近3年,承担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话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科研项目1381项,科研总经费超过14亿元,电催化氧化深度处理设备及在工业废水中的应用、电镀废水处理技术及设备、光固化成型方法、半导体照明产品质量检测等领域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学校作为主要完成单位先后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广东省专利金奖等一系列国家级专利、省、部、市科学技术奖。有力支持我国散裂中子源建设,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立4个联合实验室,东莞理工学院领投,中国散裂中子源、与香港城市大学合作的多物理光谱仪(东莞理工学院光谱仪)成功发射光束,这是东莞理工学院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里程碑。2020年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大学。拥有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平台28个,东莞市重点实验室等38个市级科研平台。组建11个高水平科研重点团队、20个普通队、15支青年队。

扩大海外合作交流,形成多元化国际化办学格局。到目前为止,学校和英语、美丽的、添加、澳大利亚、法国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58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2015年,广东省首个粤台联合培养项目——粤台工业技术学院成立。2016年成立国际学院,成为东莞第一所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地方高校,共有来自40个国家的402名国际学生入学。2017年获批设立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东莞理工学院-法国国立理工学院联合学院。2018年成立国际联合研究生院,诺丁汉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等世界百强名校开展博士生联合培养。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拉清洁能源与气候变化联合实验室”和古巴成员、巴西等5个国家共8所拉美大学(研究机构)达成合作。3个“伊拉斯谟+”计划交流项目获得欧盟委员会批准。在澳大利亚、俄罗斯拥有多个海外创新中心,未来将加快欧洲创新中心建设。

学校第三次党代表大会确立了“两步走”中长期目标:到 2025 年,构建一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教师团队发展生态系统、科技成果全链条转化体系、智慧教育服务管理系统等“四个一流系统”。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数、科学技术成果奖、研究生规模、ESI世界排名前1%的学科数量、服务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数量、发明专利授权数等六项关键发展指标实现“翻番”,争取获得博士学位、重新命名大学、进入国家“双一流”一流学科建设大学行列等方面实现突破,综合实力进入全国高校前100名、理工科大学 40 强,新型高水平理工大学示范校基本建成。到 2035 年,学校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着增强,成为东莞品质提升城市、产业发展的重要贡献者,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企业、文化、社会创新的重要源泉,成为全国高校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成为海内外优秀人才和各界莘莘学子向往的地方,全面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

在省委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党委、行政部门团结带领教职员工,改革创新效率更高、更高水平的开放合作、更高层次的责任,贯彻“学而无知”的校训要求,丰富知行合一、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倡导“爱国斗争、追求卓越”广工精神,秉承“守正求新”的原则、登高望远”的战略理念,践行“以优秀的创新教育与实践造福社会”的价值追求,加快打造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国内一流、代表东莞形象的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学校,培养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勇敢者、善于学习、敢于超越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上述小编整理的东莞理工学院有多少本书?对于考生和家长,希望对考生填写申请表有所帮助。如果您对大学和专业有任何不满意,可以下载“蝴蝶志愿者??App”,里面有各个大学的详细信息。

© 百分网 17180.cn | 吉ICP备2022003481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