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本书”是一个相对于当时中国高等教育水平而言的概念。教育部门没有分类武汉体育学院是一还是二,文凭上只有本科和大专学历,这只是民间说法,几所大学。

武汉体育学院简介
武汉体育学院,原名中南体育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独立创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体育院校之一,1953年成立于江西省南昌市,1955年迁往湖北省武汉市,1956年更名为武汉体育学院,国家体育总局直属,2001年调整为国家体育总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组建。学校位于美丽的东湖之滨,依山傍水,校园环境优美,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丰富的文化底蕴,办学特色鲜明。学校秉持“公勇、诚心、毅力”,“学习、思考、行动”校训,坚持“体育融合”、科学和技术、人文教育,设定道德、文化、“专业品质一体”的办学理念,2018年入选湖北省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占地面积1820.6英亩,奋东湖校区、藏龙岛校区、武当山校区、东湖高新区(宝溪)校区,全日制在校生13200余人(本科生11430余人),掌握、超过1,730名博士生,41名外国学生)。主办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超过6,400名全日制学生。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教育学、文学、经济学、管理、科学、工程、艺术、医学等8个学科。体育一级学科优势突出、特色鲜明,被评为“湖北省高校优势学科”、“湖北省成果突出创新学科”、“湖北省重点学科”、湖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全国普通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获A级,是湖北省高校中唯一进入A类的学科和学院。体育、心理学、新闻学、音乐舞蹈学“十二五”期间获批湖北省重点学科;“体育与健康促进”学科群获批为“十三五”湖北省高校优势学科群。
学校现有25个本科专业向全国招生。获批国家一级专业施工场地6个,省级一级专业施工场地5个;有国家特色本科专业3个,4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湖北省6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湖北省高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6项,4 湖北省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5门国家体育总局优秀在线公开课,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视频公开课、30门精品课程;11个省级教学团队获批,9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学校研究生教育始于1960年,是全国最早培养体育研究生的单位之一。2006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0年获体育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资格;2012年获批运动科学博士后流动站。现有体育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名专业硕士。
学校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整体质量较高,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好评。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具有高级职称的教练员比例为57人.87%。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和知名教练员,在,国家的、省部级荣誉称号和人才工程78项。
学校现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科研机构10个。最近几年,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7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近600项、横向科研项目近300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4项、7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含专项科技冬奥);荣获省级科研成果奖60余项,一等奖2名、二等奖20名,多项研究成果荣获国家发明专利。学校主办的学术期刊《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是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教育部《名家专栏建设》期刊、四大核心期刊方阵期刊;《体育成人教育杂志》湖北省优秀期刊、武汉大学版核心期刊。
学校竞技体育办学特色突出。1980年,按照国家体委(现国家体育总局)关于高等体育院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发展规划,成立附属竞技体育学校。2003年,竞技体育学院成立,赛艇活动现已开放、水上运动,例如皮划艇,摔角、拳击、跆拳道、等量级空手道和田径、体操及其他项目,拥有超过500名学生运动员,44名教练,其中二级教授3人、12名国家级教练员,70余人曾在国家队执教,多名教练员、运动员荣获“全国体育荣誉奖章”、“全国体育一级奖章”、“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1988年,学生张向华在汉城奥运会赛艇比赛中获得银牌和铜牌,结束了中国赛艇项目缺失奥运奖牌的历史,开创了体育院校学生在奥运会上夺牌的先例。四十年,参加世界三大比赛(奥运会)训练的运动员、世界锦标赛、世界杯)共获得155枚金牌,38枚银牌,42枚铜牌;亚洲三大赛事(亚运会、亚洲锦标赛、亚洲杯)获得98枚金牌,19枚银牌,21枚铜牌;全国三大赛事(全运会、锦标赛、锦标赛)获得521枚金牌、209枚银牌、204枚铜牌,张祥华、杨伟、程飞、卢慧慧等一大批在世界重大比赛中取得佳绩、为国争光的运动员,为国民教育和体育强国建设做出重要贡献。荣获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体育贡献奖”、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学校坚持开学。已与37个国家(地区)100多所大学合作、体育研究机构与世界知名体育组织建立密切联系,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术交流、科学研究、竞技体育等领域深入交流合作。设有亚洲体操训练中心和国际体操联合会授权的国际体操学院、中国水上运动学院、中国铁人三项学院、中国空手道协会培训学院、中国拳击学院、中国健美健身研究院。积极开展与国外(境外)学校联合办学项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国际合作办学项目6个,近500名学生。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德国、丹麦、新西兰等国多所大学为学生开展短期实习培训合作。2014年,学校获批为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委托培养机构,现有各类长短期留学生近100名。还,全国各省(市)学校、自治区)体育局、技术服务行业协会和企业、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育产业广泛交流合作。
面对未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记得为党教育人、为国培养人才的使命,全面对接教育力量、体育力量、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深化体育与教育融合,强化办学特色,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围绕“两个引领、“一流”的总体目标,努力建设高水平特色应用研究型体育大学。
上述小编整理的武汉体育学院有多少本书?对于考生和家长,希望对考生填写申请表有所帮助。如果您对大学和专业有任何不满意,可以下载“蝴蝶志愿者??App”,里面有各个大学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