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所还是两所大学。
“几本书”是一个相对于当时中国高等教育水平而言的概念。教育部门未将赣南师范大学列为一二,文凭上只有本科和大专学历,这只是民间说法,几所大学。

赣南师范学院的一些简单介绍
赣南师范学院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副中心城市、被誉为“江南宋城”、客家摇篮、老红都、生态家园、稀土王国、世界钨都、被誉为“脐橙之乡”的赣州市。学校始建于1958年6月,那时候是赣南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赣南师范学院,升格为省属本科师范院校;200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6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赣南师范学院;2017年12月,顺利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查评估,专家组评价学校为“特色鲜明的学校”、优秀区域师范大学,前景良好”。
学校金、张弓、白塔(大学科技园)3个校区,占地23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85万多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超过77亿元,图书馆藏书超过230万册。现有18个教学单位、1个独立学院、附属高中1所、附属小学2所、附属幼儿园1所,本科专业70个,覆盖10个学科门类(其中2020年招生52个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4个省一流专业、14个省级品牌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一级专业施工场地、省级一级专业建设工地21个)、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面向全国27个省(区)、市)招生,一批招生18个本科专业,被列为江西省公费师范生培养院校。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其中研究生1700余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160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80余人。专职国家重大人才计划引进与培养、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0余人,博士生导师15名;灵活引进一批学术领军人才,其中“双聘”院士3人,全国杰出青年、全国优秀青年、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博士生导师30余名。广大教师热爱岗位、辛勤工作、教书育人,涌现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标兵”、“全球孔子学院先进个人”、“。
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4项(高等教育1项)、基础教育3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获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1 教育部体育美育渗透行动计划、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3项、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项目1项、1 教育部高校原创文化产品推广行动计划,建有国家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3门研究生课程入选国家案例库,成为赣南及周边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培训中心、研究咨询中心和改革发展服务中心,形成了师范教育和文理科特色、文、理、管、工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学校始终坚持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中心任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毕业生17万余名。近五年,学校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类竞赛中屡获殊荣,其中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话剧“梅花奖”、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美术作品展一等奖、全国师范大学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特等奖、伦敦残奥会金牌、亚洲青少年田径锦标赛银牌、全国田径锦标赛金牌等重大奖励200余人次;连续11年受邀参加“五月的花儿”全国大学生校园文艺演出;在研究生院、老师、公务员、事业单位各类录用考试录取率稳步提高;新生录取排名和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保持良好水平,江西省2016-2018届毕业生就业评价“优秀”。一批校友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百位优秀县委书记”、“全国创新奖章”等荣誉称号。
学校拥有省级一流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其中省级高水平学科1个),是江西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项目建设大学。成立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央苏区研究中心、客家研究中心,江西省有机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江西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工业(家具)设计中心,江西省竹基新材料及物质转化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等20个省级科研平台,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办全国高校第一份专门研究红色文化的学术期刊《红色文化学报》。近五年,学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100余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40余项,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知名期刊,苏区与红色文化、客家文化、阳明文化、脐橙工程技术、血吸虫病防治新技术、稀土镁合金功能材料、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家具设计、竹基新材料等研究领域已形成显着特色。
学校高度重视开放办学,依托江西省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基地、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赣南苏区人才发展合作研究院、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工业(家具)设计中心、中国研究院、赣州中小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培训中心、“教授博士服务团”等平台,积极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学校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俄罗斯、法国、韩国、与泰国等10多个国家的相关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承建了我国西非第一所孔子学院——塞拉利昂大学孔子学院,并被评为全球“先进孔子学院”。自2016年起,连续四年被国家汉办委派出访亚洲、不、欧洲、美国等四大洲11个国家18所孔子学院开展文化巡演活动。获批建立教育部国家和地区研究基地“新加坡研究中心”;与俄罗斯奔萨国立大学举办江西省首个教育部音乐学专业本科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批中国政府奖学金、国际汉语教师奖学金、江西省政府奖学金生接收院校,设立“留学江西师范大学”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奖学金,近三年招收了来自20多个国家的200余名留学生。
学校始终坚持“立足红土地办学”、用苏区精神育人、服务苏区振兴、苏区精神传承人的办学传统,培育形成“崇德、尚雪、实际的、“创新”的优秀校风和“智谋思维”、同心创业,自我提升、努力工作,要有勇气敞开心扉、以“追求卓越”为基本内涵的干石人独特的“精神”文化。最近几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经济型事业单位示范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并荣获此荣誉称号。
现在,全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十九届二中、三、第四、中共中央五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伟大苏区精神和甘石人民独特的“精神风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争创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为总起点,争创一流、进行追赶,深入实施品牌建设、科研兴校、学校实力雄厚,人才济济、依法治校四大方略,全面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引领区域建设、省内一流、为建设全国有特色、高水平的知名综合性师范大学而奋斗。
上述编辑整理了赣南师范大学的多少本书?对于考生和家长,希望对考生填写申请表有所帮助。如果您对大学和专业有任何不满意,可以下载“蝴蝶志愿者??App”,里面有各个大学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