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网,一起奋斗一起拼搏。

当前位置:

首页

>

大学点评

>

正文

武汉工商学院大学是几本 是一本还是二本

文/丁飞2023/7/10 10:35:55

“几本书”是一个相对于当时中国高等教育水平而言的概念。教育部门未区分武汉工商学院是一二,文凭上只有本科和大专学历,这只是民间说法,几所大学。

武汉工商学院大学是几本 是一本还是二本

武汉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一些简单介绍

武汉商学院成立于2002年,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经过十多年的建设,跻身国内同类大学前列,被教育部授予“国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评选为“全国党建工作标兵部门”、“全国党建工作标兵支部”;成为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货运代理项目中国培训基地、AACSB国际商学院协会会员、湖北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首批单位之一、湖北省转型发展试点本科院校、湖北省首家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民办大学、湖北省文明校园等。

一、办学条件

学校位于武汉黄家湖大学城,毗邻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武汉市重点发展的科研教育项目、生态体验、休闲旅游区,交通稀少、环境及产学研一体化优势。学校设有10个学院、1个系,45个本科专业,超过20,000名学生;占地面积82.7万平方米,校舍面积32.9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智慧校园信息化程度高;优良的教学基础设施,学生人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多媒体教室及语音实验室座位数、教学用计算机数量位居国内同类院校前列;建有一流的大型综合实验中心和图书馆,藏书 244.超过20,000册;公寓式学生宿舍配有空调和24小时热水系统。

二、办学思想

学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转型发展为契机,优质学校、学校实力雄厚,人才济济、特色学校、开放直播学校。遵守申请、信息化、全球化、高品质的教育理念,坚持内涵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应用技术研究水平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培养德、智、体、艺、劳全面发展,就业势头强劲、“双创”有能力、培养潜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应用型商科大学。

三、主要的

以新工科为基础的学校学科结构、经济、管理导向,艺术、法律、艺术与其他学科协调发展,打造现代商务服务业、信息工程、文化创新、环境与生物工程、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应用型专业集群。学校拥有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精品在线公开课1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1所湖北省院校改革试点院校,2“十四五”湖北省高校优势学科群,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3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2个,省级重点培养本科专业2个,1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9个省级一级专业施工场地,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级高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4门省级精品优质资源共享课程,省级荆楚杰出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2项,2个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1个,湖北省高校研究生联合学位项目1个,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校企联合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在:

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1个: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货运代理项目中国培训基地。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集装箱铁水联运港口作业方案设计》、线上线下混合课程《摄影基础》。

国家精品在线公开课1门:《摄影基础》。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污水处理过程虚拟模拟实验。

1所湖北省院校改革试点院校:电子商务学院。

2“十四五”湖北省高校优势学科群:数字化商业与管理、资源环境与智能工程

省级教学团队5个:程序设计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智慧物流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团队、人力资源综合培训系列课程团队、数字商务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品牌设计数字化创新实践教学团队。

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3个:旅游管理系、生物制药系、公司法律实务教研室。

省级重点培育学科2个:商业管理、新闻学。

省级重点培养本科专业2个:电子商务、新闻学。

1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课程《药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矿山景观生态修复设计》、线下课程《品牌形象设计》、线下课程《视频拍摄与剪辑》、线下课程《计算机基础》、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基于挣值法的项目动态成本与进度管理虚拟仿真实验》、线下课程《合同法案例专题培训》、线下课程《信号与系统》、线上线下混合课程《环境监测》、线上线下混合课程《中国文化概论》、线上线下混合课程、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大学英语(二)》、线上线下混合课程《物流管理概论》。

9个省级一级专业施工场地:新闻学、环境工程、商业管理、物流管理、视觉传达设计、广告、物联网工程、会计、电子商务

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新闻学、电子商务、旅游管理、物流管理。

5个省级高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物流管理、旅游管理、环境工程、电子商务、物联网工程。

4门省级精品优质资源共享课程:网络营销、计算机基础知识、品牌设计、物流管理概论。

省级“荆楚杰出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2项:荆楚优秀工程师(环境工程)、荆楚优秀工程师(物联网工程)。

2个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环境与生物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3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嘉世艺现代物流学院学生实践实习基地、昌连药学院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湖北君集水处理有限公司实习实训基地。

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

校企联合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李桂白院士专家工作站、魏福生院士专家工作站。

四、教学特色

学校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政策引导教学、领导重视教学、制度规范教学、教学资金保障、全程服务教学的良好氛围。近三年,主持完成国家教育科学“十二五”重点项目两项、25个省级教改项目;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为导向,制定了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核心课程建设,构建“基础层、综合水平、“创新级”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污水处理过程虚拟仿真实验”被认定为2018年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项教学成果获湖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学校以特色实验班为典范引领,理论与实践创新驱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人才培养特色。成立品牌设计创新实验班、互联网金融创新实验班、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创新实验班、会计精英创新实验班、数字新闻传播创新实验班、电商IPM创新实验班、环境监测创新实验班、“互联网+”物流创新实验班等。这些实验班旨在培养拔尖人才,实施“通识教育+跨学科(专业)培养”模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支持学生的梦想。特色实验班人才培养成果频出,例如,电子商务IPM创新实验班学生近三年在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挑战赛中获得国家特等奖1项,一等奖3名,省级奖项30余项;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创新实验班近3年在“蓝桥杯”竞赛中荣获国际奖项2项,获省部级奖项20余项。

五、创新创业

学校创新创业成果突出。构建双元创新教育新模式,营造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生态,实施3D驱动,以专业集群和创新实验班为例,推动双元创新教育普及,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科研创新平台为载体,推动双元创新教育成果,推动应用技术研究与创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施“五化”改革,即系统地开设双创课程;定期举办大众创新讲座;双创项目模块化设置;普及开展群众性创新竞赛;多元化的学术评价。

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设立专项创新创业基金,资助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创造创新学分,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认可;校内设有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孵化成熟项目。拥有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90个、30个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校荣获“国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民办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奖”、“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奖” 。

六、学院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应用型双师型教师培训项目,现已拥有一支由资深教授、专家领衔的团队、拔尖人才担当学术带头人、以优秀人才为学术骨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2人、湖北省青年就业能手3人、荆楚省好教师1名。学校还聘请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台湾中央大学等高校知名教授及企业知名专家客座教授。一批国内高等教育专家学者、校长、政商管理专家组成学校专家顾问委员会。

七、研究服务

学校注重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服务教学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近几年,主持科研项目55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60余项,承担社会服务项目100余个;荣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商务部发展研究奖等科研奖项60余项;发表学术著作85部;发表论文2600余篇,其中 SSCI、SCI检索论文40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180余项。

学校“湖北省互联网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被中宣部批准为舆情信息直报点;“粉末活性炭膜生物反应器及大孔脱氮树脂深度处理”技术经院士专家组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广泛应用于浙江、江苏、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河北、河南、粤、山东等10多个省市50多个污水处理项目,其中,浙江盛新污水处理厂地表水IV提标工程规模达22.5万吨/天,获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和好评;“现代物流与商贸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获批湖北省第一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湖北省2011年计划),成为武汉市“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科研和应用创新能力提升有力支撑人才培养。

八、全球合作

学校不断拓展人才培养国际化视野。与美国、加拿大、泰国、韩国、与台湾及其他国家(地区)多所大学合作,借鉴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建立“分段培训”、“学分互认”等合作模式;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新丝路国际学院成立,与沿线63所高校建立联系,为来华留学生开展中国文化和汉语培训项目,同时,积极推进留学生专业教育;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订单班(世界语方向),被国际世界语经济贸易组织授予“亚太世界语经济贸易教学基地”称号。

九、校园文化

学校积极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设有“弘德论坛”、“博文论坛”、“长江生态论坛”、“中央金融论坛”;举办的黄家湖龙舟文化节已成为湖北龙舟文化的一张闪亮名片;学校还开展了“多彩”校园文化艺术节、俱乐部活动月及其他特别活动。

学校被国家体育总局体操管理中心授予“国家啦啦操实验大学”“国家啦啦操示范窗口大学”称号,晨星啦啦操俱乐部荣获“全国啦啦操五星级俱乐部”(全国唯一私立学院);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主办的“镜头里的三个下乡”评选活动中荣获“优秀组织奖”;“腾力班”特色教育活动荣获湖北省普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武汉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成绩突出,荣获创建工作“先进单位”。

十、学校效能

学校内涵建设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多年来为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6万余名。在沉艾瑞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排行榜中,学校位列2021年中国民办大学排名第7位,荣获2021年度中国优秀民办大学;近三年,学生在各类学科和技能竞赛中荣获国家级奖项161项、省部级奖励545项。

学校办学成效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学校被誉为“中国创意产业之父”、著名经济学家李无为的亲切关怀,李无为先生受聘为名誉校长;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周洪宇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湖北省副省长、陈安利 湖北省教育厅原厅长,郭胜廉 湖北省原副省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等来校指导检查,充分肯定学校发展取得的成绩。学校荣获“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基层单位”称号,被评为“中国社会影响力民办大学”、“全国十佳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中国优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民族特色教育理念示范学校”。

上述小编整理的武汉商业技术学院有多少本书?对于考生和家长,希望对考生填写申请表有所帮助。如果您对大学和专业有任何不满意,可以下载“蝴蝶志愿者??App”,里面有各个大学的详细信息。

© 百分网 17180.cn | 吉ICP备2022003481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