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网,一起奋斗一起拼搏。

当前位置:

首页

>

大学点评

>

正文

成都理工大学大学是几本 是一本还是二本

文/丁飞2023/7/10 14:27:27

成都理工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基本上是全国第一批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认为成都理工大学是一所大学。

“几本书”是一个相对于当时中国高等教育水平而言的概念。教育部门并没有划分成都理工大学是一二,文凭上只有本科和大专学历,这只是民间说法,几所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大学是几本 是一本还是二本

成都理工大学简介

成都理工大学成立于1956年3月15日,最初定名为成都地质勘查研究院。早些年,高等教育部、地质部联合发文,重庆大学地质系、以西北大学工程系和南京大学地质系为基础,同时调入北京地质研究所、东北地质学院部分干部教师成立成都地质勘查学院。学校成立后,原北京地质学院石油系、第二部、三个系列整体,相继成立并入住。1958年成都地质勘查学院更名为成都地质学院。1993年成都地质学院更名为成都工学院。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与四川商学院合并、有色金属地质职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立。地质部、地质矿产部、国土资源部直属,2000年转学,成为中央与地方共建、四川省人民政府主管管理的省属重点大学。2010 年 11 月 3 日,国土资源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成都理工大学协议。2017年9月,学校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大学行列。2019 年 12 月 26 日,我校成为教育部与四川省共建“双一流”建设大学。

学校于建校当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60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成为国家恢复学位制度后第一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84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经过65年的建设和发展,以科学为基础,按地质学、活力、资源科学、核技术、环境科学作为优势,到化学工业、材料、电子的、机械的、信息科学、以管理科学等学科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拥有学士学位、掌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教育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资格审批机关。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形成了“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不愿意、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真的、“成就事业”的校训。

学校有成都、宜宾两个校区。学校本部位于成都市主城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占地面积2887亩,校舍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宜宾校区位于宜宾市三江新区,依山傍水,环境不错,占地面积1000亩,校舍规划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6267人,其中,本科生30,392人,全日制研究生5601人,119名非全日制研究生。学校共有20个教学学院、1 沉积地质研究所、1 地质调查院。另一所独立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学校现有本科招生专业74个,其中国家一流专业15个,8个国家级特产,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4项,38个省级一流专业,12个省级特色专业,1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省级“课程思想政治”示范专业1个,省级应用示范专业4个;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其中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含自主招生方向)7个,19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省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省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省级“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学校拥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4项、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是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实施学校。拥有国家一流课程11门,11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学校拥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的科目、工作、艺术、管子、通过、法律、哲学、农业、教、文科等10个专业。有一级国家重点学科1个(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二级国家重点学科3个(地质工程、矿产勘查和勘查、地球探索与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矿物学、岩石学、矿藏)、14个省级重点学科(应用化学,环境工程,固体地球物理学,岩土工程,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包括古人类学),信号与信息处理,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油气田开发工程,第四纪地质,材料科学,核技术与应用,管理科学与工程,矿物学、岩石学、矿藏)、省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应用数学)。有2个学科(地球科学、Engineering)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地质学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行列。“地球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进入四川省“一流学科”行列。

学校现有教职工3,454人,在,现有教授(级)338人,729 副教授(级)。中国科学院特聘院士刘宝军担任名誉院长。58名高端专家(院士)灵活引进智力。截至 2021 年 3 月,152人荣获国家人才、国家人才计划称号,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国务院纪律考核组成员”3人次、“中国青年科学技术奖”5人;447人获得省人才称号,入选省人才计划,其中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00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国家级名师1人,四川省名师7人,四川省优秀教师3人,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3人,四川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名,四川省师德标兵1名;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四川省教学团队6个,四川省“思想政治课”示范教学团队1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

学校是国家重要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1个教育部学科创新人才引进基地、2个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1个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自然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四川省新增1个智库、中国智库指数(CTTI)来源智库第一名、四川省重点实验室3个、1 四川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四川省工程实验室、1 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四川省社会科普基地、1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厅重点实验室、四川省6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个我校牵头的“四川2011协同创新中心”。学校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1个、12个四川省科技创新团队、16个四川省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四川省高水平社会科学研究团队1个。

学校先后承担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社科基金、国家地质调查计划等一大批重要项目。截至 2020 年,学校荣获国家、省部级科学技术奖等奖项954项(次),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9项;省级政府奖励及社会力量奖励近926项(次);获得授权专利1920余项。学校为国家服务、行业、地方开发建设是我们的责任,积极参与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管道、南水北调、川藏铁路、油气地质勘探、能源开发、大水电、区域和城市环境及大型交通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

学校拥有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传承展示基地、校级公共艺术教育中心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文化活动。学校获四川省大学生艺术节表演作品一等奖8项,连续3次荣获四川省大学生艺术节优秀组织奖。学校在暑期“三下乡”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中荣获10个优秀单位,4次荣获国家西部计划优秀工程。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活动获中宣部嘉奖、获团中央表彰15次。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国家银奖3项,10项国家铜奖,省级金奖26项。近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获国家二等奖5项,三等奖1名,荣获省级一等奖26项;荣获“创青春”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银奖1项,省级一等奖13项;在各类大学生体育赛事中荣获国家级奖项133项(次),省级奖励264项(次);在国内、省市各类大学生艺术大赛获奖728人次。

学校拥有在西方乃至全国享有盛誉的自然博物馆,以地学藏品为主,古生物学收藏、岩石、矿物、矿物、超过 60,000 件珍贵玉石和观赏石标本。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现与成都市合作建在校园内。有3个图书馆,收藏印刷书刊257.60,000册,拥有90个数字资源数据库,电子书 259.70,000 卷,电子期刊4.80,000种,地球科学、活力、环境等学科文献资源为优势,以理工科文献资源为特征的多学科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学校档案管理,达到《国家一级科技机构档案管理》标准。学校出版出版的学术期刊6种,其中,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2种,CSCD核心期刊2种。

学校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有资源、活力、环境、建筑学、与军工、高新技术领域的国家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先后与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我们、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意大利等国6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交流合作。斯塔福德郡大学、牛津布鲁克斯大学举办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19年,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成都理工大学牛津布鲁克斯学院。已接待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余名外国专家和学生来校讲学、出国留学,超过 700 次访问,开展科研合作300余项,主持多次国际学术会议。

学校荣获“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入选2011-2012年度毕业生典型就业经历高校50强之一。2016年,学校获批四川省创新创业示范俱乐部、四川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学校被评为国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大学。2018年,学校入选2018年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之一。

迄今为止,学校已为社会培养了近21万名优秀人才。其中涌现出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学者、专家,其中两院院士4人(刘宝军院士、多吉院士、王成山院士、崔鹏院士)。大量毕业生在中央和地方工作、部门、土地资源、民意调查、地质学、石油(能源)等行业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卓越的业绩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当前的,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四川省委、在省政府领导下,在部门里、省、城市、学校共同推进“双一流”建设平台,一起工作、锐意进取、奋力攀登,努力全面建设优势特色更加突出的高水平大学!

上述编辑整理的成都理工大学有多少本书?对于考生和家长,希望对考生填写申请表有所帮助。如果您对大学和专业有任何不满意,可以下载“蝴蝶志愿者??App”,里面有各个大学的详细信息。

© 百分网 17180.cn | 吉ICP备2022003481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