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理工学院基本招收全国第二批本科生,所以我们通常认为黄河理工学院是第二所大学。(笔记:2017年以来,河南省第二批高考、三批次合并为第二批本科招生)
“几本书”是一个相对于当时中国高等教育水平而言的概念。教育部门并没有划分黄河理工学院是一二,文凭上只有本科和大专学历,这只是民间说法,几所大学。

黄河科技学院的一些简单介绍
黄河科技学院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诞生和壮大。1984年,因公被严重烧伤的胡大白躺在病床上思考,河南是人口大省,高等教育资源极其稀缺,老百姓的孩子上大学的愿望很强烈,社会发展急需大量专门人才;胸怀“为国分忧”,解除群众后顾之忧,“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远大理想,想国家之所想、国家之所急、根据国家的需要,仅用30元创办郑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班。1985年,经郑州市教委批准,郑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班更名为黄河科技学院。1989年,经河南省教委批准,黄河科技学院更名为郑州黄河科技学院。199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设立民办黄河科技学院,学校成为全国第一所实施专科学历教育的民办大学。1997年党委成立,成为全国第一所成立党委的民办大学。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全国第一所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民办大学。2008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称“震惊”、震惊”。2013年,学校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首批“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单位”之一。2015年,学校被批准为河南省首批示范性应用技术本科院校。2017年,学校被河南省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查评估,被专家组称赞为“很棒的感受”、大图案、大手、一样大”。学校发展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称为“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商学院两次写入教学案例。学校演出荣获中央电视台嘉奖、《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内外知名媒体多次报道。
学校创始人、主席胡大白教授,首届“中国当代教育大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担任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监事会主席、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现任名誉会长。杨雪梅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博士后,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第十二、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学校坚定不移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学校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以改革发展为抓手加强党的建设、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政治保证和动力源泉,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品牌。作为全国第一所设立党委的民办大学,建校初期,积极争取建立党组织,创始人胡大白的《寻党十年》是个好故事。在探索实践中,组建“党委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工作机制,打造了“以党建为核心,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创办“以党校校卫队为起点”,积极培育和发展“学生党员”组织架构。最近几年,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与“培养谁”紧密相连、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专业精神、专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坚持思想政治课堂主阵地,挖掘各类课程的教育功能,形成思想政治合力,培养德、智、体、艺、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先后荣获“教育部全国高校模范党支部”、“教育部教师党支??部双领导工作室”、“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河南省教师党支部”等称号。
学校不断优化办学条件。学校有四个校区,占地28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被评为“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试点单位”等。全日制本科生3万余人。超过2200名教职员工,近50%的教师具有高级职称,80%的青年教师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拥有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全国杰出青年、国家级名师150余人。学校设有河南省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研发基地、主要实验室、国际联合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50余个。138个各学科实验室,441个实验室部门,226个校外实训基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28亿;藏书 362.80,000册。
学校注重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学校着力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打破学科、专业的壁垒,调整升级现有学科专业体系,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动新工科、新药、新农业、新文科建设,形成了突出的工程优势、学科链与产业链高度关联、学科布局有力支撑地方主导产业和办学优势。学校现有工程系、艺术体育系、商学院、医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系),开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材料、机械的、自动化等多个优势学科,凸显区域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支撑作用。专注于建筑信息化工程、文化创意等6个特色专业集群和8所现代产业学院。有省级重点学科5个,6个河南省特色专业,9个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河南省品牌专业14个。学校拥有省级重点学科、特色品牌专业数量居全省民办高校第一。河南省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管理服务中心落户我校,承办河南省本科专业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暨启动会,受到社会高度评价和省教育厅高度肯定。
学校不断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不断创新“本科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数字化改革,推进翻转英语、翻转体育和其他核心课程改革,建设“智慧校园”,多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学生荣获省市级奖项60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800余项,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2银5铜,名列“全国普通高校竞赛评估成绩(本科)TOP300”,学校已为国家和社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0万余人,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深受雇主好评。涌现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模范”、“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河南省最美大学生”等一批优秀学生,“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全国优秀大学生村官”等优秀毕业生。学校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院校”(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荣获首批“河南省示范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和“全国普通高校竞赛评估(本科)TOP300”榜单;学校连续四年位居武术联中国民办大学综合实力榜第一名,连续四年位居广州日报全国应用型大学排行榜民办大学第一名,全国872所本科院校(非博士培养单位)综合排名第87位。围绕创新创业的学校,学校、企业广泛发展、与学校行政部门深度合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创业人才教育模式,打造多元化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构建立体创新创业支撑体系,学校“黄河众创空间”被科技部注册为全国首批众创空间,并纳入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体系;大学科技园被科技部认定为优秀(A级)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园被共青团中央评选为第一批“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园获批国家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学校入选教育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推进计划建设院校,荣获教育部首批“国家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河南省学分制改革试点高校”等。
学校注重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学校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以应用研究为主导,与中科院软件研究所合作开发、中关村软件园、华为、与HP等单位密切合作;拥有省市级应用型科研创新团队7个,8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27个地市级科技创新平台,29个校级科研平台;河南省民办高校中首个获批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国际联合实验室,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到现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共15项,省部级项目400余项;荣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奖等省部级奖项2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篇.20,000 篇文章,最高影响因子27.第398章;获得近5000项专利,连续四年位居全省高校专利授权量第二位,入选“河南省高校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十强高校、快车道高校”之一,我国新建(应用)本科院校发明专利排行榜第四位、私立大学第一名。学校成立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新型智库和人工智能研究院、现代农业工程研究所、民办教育研究院等20余家研究机构,连续出版《河南双创蓝皮书》、《河南民办教育蓝皮书》等,就政策制定向政府提供建议,省领导特批。
学校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主动搭建中外教育文化友好交流合作平台,积极开展外国人才培养、学术的、科技文化交流,先后与美国、加拿大、与英国等多所知名大学或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学校与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合作开设金融项目、软件工程、社会工作等中外本科合作项目;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东京福祉大学、丹麦加里体育学院开展暑期游学活动、交换生计划,从美国报名、韩国、来自日本等14个国家的留学生;聘请200余名外籍专家来校任教、开展学术交流。
学校积极发展社会服务。学校充分利用教育优势和人力资源,履行社会服务职能。发起成立河南省高校创新创业协会,近100所大学参与,推广高等院校、企业和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支持和参与创新创业;与二七区政府共建“悠创香港”创新创业综合体,打造“创客工作室-创客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满足大学生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的需求;自费1.5亿元,智慧梦想体验馆设计建造被认定为“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河南省网络安全教育基地”;充分发挥中小学民办教育博物馆的功能,免费接待观众超过12万人次;免费接待下岗职工、大学生村官、超过10000人次接受创新创业培训;通过河南省科研设施仪器开放共享绩效评估并连续两年获得双向补贴,是唯一连续两年享受补贴的大学;连续18年参加祭祖仪式,建成现代化非营利性三级综合医院,坚持医、教、研结合,医护结合;组织主办第四届(GAUC)世界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国际论坛、两次中国(河南)新药研发交流暨技术转移对接会、2016中国创客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创客大赛、中原创新发展论坛等百余场重要活动。过去三年,高级办公室、知名企业、友好院校300余家单位25000余人来校参观,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国培养人才的使命。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精神,积极对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制造2025和河南省“五区一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定不移地提升品质、强化以特色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为早日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应用科技大学而不懈努力!
上述小编整理的黄河科技学院有多少本书?对于考生和家长,希望对考生填写申请表有所帮助。如果您对大学和专业有任何不满意,可以下载“蝴蝶志愿者??App”,里面有各个大学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