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师范学院一批本科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认为泉州师范大学是一所本科大学。(笔记:2020年起,福建省一批本科生、两批次合并为本科批次)如果您不是福建考生,如果泉州师范学院是您省第二批本科招生,也可以说泉州师范大学是第二所大学。
“几本书”是一个相对于当时中国高等教育水平而言的概念。教育部门没有对泉州师范学院是一级还是二级进行分类,文凭上只有本科和大专学历,这只是民间说法,几所大学。

泉州师范学院简介
泉州师范学院位于福建省三个中心城市之一的泉州市。泉州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东亚第一文化之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经济总量连续22年位居福建省第一。学校于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是福建省第一所新建地方省属本科大学,泉州师范学校,创建于1923年、1939年的南安师范学校、1951年,泉州教育学院与泉州师范学院合并,1958年。
1999年和2001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两次莅临学校检查指导工作,并提出“泉州师范大学发展方向是建设多科性大学”,大目标,这绝对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这也符合《福建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要求》的重要指示”。
一百年办学史,长期传承高等教育火炬。一代又一代拳师秉持“善学如泉”的原则、校训精神“至诚至大”,继往开来、锐意进取,推动学校事业不断发展。2004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获批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2012年获批福建省华文教育基地。2013年获批福建省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查评估。2017年以来,获批福建省“双一流”建设大学、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福建省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福建省“三全面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院校、福建省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示范大学,获准招收港澳台地区本科生和研究生。学校荣获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福建省5月1日劳动奖状、平安校园等一批高级别荣誉称号,荣获第八届省级文明学校(文明校园)。自从上学以来,为社会培养了20万余名优秀人才,为国家和福建省的经济建设、为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设有泉州主校区(校本部)和南安校区、历城2个分校区,总面积1815亩。下设18个二级学院,58个本科招生专业。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近1.8万人。现有师资1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余人,台湾专职教师近20人。国家级人才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名,福建省闽江学者、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福建省特支高层次人才“双百计划”人选等省级高层次人才100余人,福建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3个,福建省本科教学团队9个,福建省研究生导师团队2个。
学校秉承育人初心,设立人才培训中心阵地,着力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最近几年,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5项、一等奖9名、二等奖17名;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1项。获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项、1 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示范工程“专业与课程改革”、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一流专业2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1个、国家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1个、5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以及省级一流专业等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230余项。导航技术、海洋工程专业通过行业专业认证,小学教育、英语、音乐学等3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学校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福建省产创融合教育实践示范培育基地。近3年,学生获得省级以上专业竞赛奖项1300余项。毕业生创业率和创业成活率实现“双高”;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专注于特勤局、做人文社会科学,做好教师教育工作。拥有省级学科14个,其中音乐、舞蹈入选福建省一流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教育学、光学工程、工商管理等6个学科获批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应用型学科;华文学校、生物学等7个学科获批福建省重点学科。福建省现有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团队2个,入选福建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被批准为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福建省首批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文学硕士学位专业学位顺利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工程”验收,教育部批准招收港澳台地区研究生。
学校坚持科研创新和学术繁荣发展,加强平台建设,提高科研水平。现有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主要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科基地、40个具有大学特色的新型智库等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入选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首批智库成员单位,成立国家语委科研中心丝绸之路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闽南文化研究基地、台联闽中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共建华南教师教学发展研究院。共建泉州师范大学-高科环境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环境监测与废弃物资源化联合实验室、泉州师范大学(石狮)生态智能面料产业工程技术研究院、泉州师范大学南安科研工作站等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综合平台。荣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近50项,其中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2名、三等奖27名,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名。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50余项、其他科研项目1200余项。“求索”论坛入选福建省第一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十大论坛。
学校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发展道路,打造校园发展社区。制定实施《泉州师范学院服务泉州经济社会发展行动计划》(“8641”行动计划),建设8个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平台,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建设6大人才培养平台,为泉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丰泽区、历城区、晋江市与其他地方政府合作共建附小、附中,共同打造优质教育品牌。拓展4个国际交流平台,服务“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打造10个科技创新平台,对接泉州传统、重化工、高新技术三大产业板块,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与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共建泉州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与北京大学、天津大学、与东华大学等知名院校合作,共建高水平学科、平台及人才团队。与中化集团、中石化、中国电信、绿地集团、安踏集团、亿联集团、盼盼食品、高新环保等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男女同校创新、化合物、应用型人才。
学校植根于泉州深厚的历史文化,深入发展闽南文化、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等方面研究,服务泉州文化传承与创新,向世界弘扬泉州文化。深度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国内外首个南音学科专业,开展南音发掘、保护和遗产工作。学校被教育部评选为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福建省唯一入选高校),获批福建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南音新作《凤求凤》荣获第六届福建艺术节一等奖(第一名),列入国家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名单(全国高校首次进入该名单)。
学校坚持开学,不断提高国际交流合作水平。深化校际交流合作,与70余所国外(境外)院校建立姐妹学校关系,密苏里大学、英国林肯大学等近10所国外知名大学建立师生交流、本科和硕士相结合的课程,里昂商学院、泉州企业家联合会联合开展体育产业交流合作,与巴西沙滩足球协会合作推广足球教育培训和足球文化,与波兰克拉科夫音乐学院合作开展传统音乐传承保护与研究;元智大学、龙华科技大学、屏东大学与台湾近十所知名大学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每年选派500余名师生出国交流学习。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开展国际学生教育,获省政府来华留学生奖学金资助,从俄罗斯报名、密克罗尼西亚、马来西亚、来自泰国等20多个国家的近200名国际学生;国际海员培训中心成立,培训孟加拉国、来自尼泊尔及沿线其他国家的船员。致力于汉语国际推广,2005年成为福建省首批派遣中国志愿者赴菲律宾担任国际汉语教师的两所高校之一,2014年,加入侨办海外派教师,共有近400名志愿者和外籍教师入选,飞往菲律宾、印尼等近十个国家教授汉语、传播中华文化。自2011年起,每年都有中国学生学习汉语夏令营及各类语言文化推广活动,累计培训1000余名来自东南亚和欧洲国家的中国学生。成为福建省委统战部首批选定承担疫情期间海外华文教师线上培训的高校,为菲律宾、马来西亚160余所中文学校当地中文教师和管理人员提供在线培训。
进入新时代,开始新的旅程。最近几年,尤其是2017年以来,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多科性大学”的重要指示精神对学校建设,学校制定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五个工程”建设,全面掀起“二次创业”新浪潮,坚定不移向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大学坚定不移迈进。
上述小编整理的泉州师范学院有多少本书?对于考生和家长,希望对考生填写申请表有所帮助。如果您对大学和专业有任何不满意,可以下载“蝴蝶志愿者??App”,里面有各个大学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