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本书”是一个相对于当时中国高等教育水平而言的概念。教育部门未将西北师范大学列为一二,文凭上只有本科和专科学历,这只是民间说法,几所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简介
【办学历史】西北师范大学是甘肃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重点大学、国家重点支持的西部地区十四所大学之一。其前身是国立北京师范大学,帝国大学堂师范堂始建于1902年,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改为“国立北京师范大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与国立北大同时西迁、北洋理工学院联合组建西北联合大学,国立北京师范大学整体重组为西北联合大学教育学院,后改为师范学院。1939年,独立成立西北联大师范学院,更名为国立西北师范大学,1941年迁居兰州。抗战胜利后,西北师范大学继续在兰州办学。同时,恢复北京师范大学(现北京师范大学)。1958年以前,学校是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全??国重点师范院校之一,1958年划归甘肃省领导,更名为甘肃师范大学。1981年更名为西北师范大学。1988年更名为西北师范大学。
【机构设置】1985年,教育部依托学校设立教育部直属学校、高校举办的“西北少数民族教师培训中心”,与学校实施“双品牌”、与团队二合一的管理体系。1987年,国务院在学校设立“藏族教师培训中心”。2012年,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依托学校设立“西北师范大学华文教育基地”。学校现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1个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级研究所,1个全国星创世界,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3个教育部研究中心,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9个省级研究中心,省属高校新增5个智库,5个省级创新群体,9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大学科技园,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学校现设有26个二级学院(65个系)、3个教学部门),1个独立学院,3所孔子学院。
【办学条件】学校办学条件良好。校本部占地960亩,新校区占地面积541.8英亩、生态实训基地2272.5英亩。校舍总规划建筑面积89平方米.20000平方米,其中各类教学辅助用房30间.70,000平方米。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9964.92万元,各种文献资源332.超过30,000册。远程教育、综合教务管理及校园计算机网络、以通信网和有线电视网为主体的现代公共教育服务网络体系。
【人才培养】独立办学以来,累计培训各类学生24万余人次。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开放、自治区)招生,各类学生35,501人。在,17,713名普通本科生,422名博士生,7972名研究生,415名外国学生,8979名继续教育学生。连续六期实施本科教学改革工程。2003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2008年教育部英语本科专业评估优秀。2010年被评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师资队伍】学校结构合理、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教职工2191人,高级职称人员332人,副高级职称725人,具有博士学位662人,硕士917人。其中专任教师1344人,教授(研究员)308人,559 名副教授(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37人(其中校外兼职导师24人),硕士生导师1122人(其中校外兼职导师393人)。现有双聘院士4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人,国家文化大师和“四个一批”人才2人,两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全国先进工作者2名,全国优秀教师1人,“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5人,11名在职人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奖”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3人,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名、二级考生52人,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计划”34名候选人,省级教学名师24人。学校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100余名、学者是杰出教授或兼职教授,其中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12人。锂蒸汽、李金熙、袁敦立、董守义、李建勋、胡国玉、卢斯白、孔宪武、常书红、陈勇、黄舟、彭铎、郭进喜、李秉德、金宝祥、金少英、南国农等著名教授曾在校任教。
【学科专业】学校为国务院首批确定学士学位专业、掌握、具有三级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现有的教学法、华文学校、历史、数学、化学、物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地理、9个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教育学、心理学、华文学校、中国历史、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学、美术学等10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教育博士专业博士授权类别1个,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3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1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36个,7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共有77个普通本科专业(其中,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精美艺术、汉语言文学、地理科学、物理、历史、化学、生物科学等9个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已形成较为合理的学位授权体系,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律、教育学、文学、历史、科学、工程、管理、艺术等10个学科。
【科研】学校科研能力雄厚,始终重视产学研结合。最近几年,中国古代文学社会科学、西北历史地理、课程与教学理论、国民教育、古籍整理、敦煌学等学科研究优势突出、特色鲜明。高分子化学和物理自然科学、基础数学、原子和分子物理、在教育技术等领域有深入研究,基础理论研究成果SCIE收录论文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收录论文数量位居全国师范院校前十名左右,化学、材料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荣获多项高水平科研奖项,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630余项,其中,国家“五个一工程”奖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0项(其中一等奖1项),国家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1项(其中二等奖3项),终身成就奖 1 名)。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项,教育部优秀科研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其他省级科学技术奖94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67项,38项省敦煌文学艺术奖。
【国际合作】学校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中田纳西州立大学、南伊利诺伊州立大学、苏丹喀土穆大学、胡佛汉姆顿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香港大学、台湾清华大学等国外高校及港澳台地区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与70余家海外科研机构签署学术合作与交流协议,学生联合培养、老师来访、开展科研等领域实质性合作。现在,学校与喀土穆大学合作、摩尔多瓦自由国际大学、波黑萨拉热窝大学共建孔子学院。
【附属学校】学校设有附中、第二高中、附属小学及幼儿园,均为甘肃省、兰州市示范学校,有良好的社会声誉,是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窗口学校和教育实践基地。
【社会服务】学校积极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凸显独特优势,努力提升品质,服务地方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一是教师教育、严格的教育纪律,重点推动我省及西北地区基础教育和民族教育发展。二、人文社会科学优势突出,重点服务政府规划决策和示范区建设。三、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水平较高,着力夯实我省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知识源泉。四、艺术体育区知名,努力提升我省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五、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全力支持我省创新驱动、转型跨越发展战略。
【办学定位】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致力于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培养人文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具有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和引领教育发展的优秀教师。
上述编辑整理了西北师范大学的多少本书?对于考生和家长,希望对考生填写申请表有所帮助。如果您对大学和专业有任何不满意,可以下载“蝴蝶志愿者??App”,里面有各个大学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