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业大学同时拥有内蒙古第一批招生和第二批招生,内蒙古农业大学是一流大学还是二流大学尚不清楚。(自2015年起,内蒙古高考将第二批本科生、第二批本科C(原三名)合并为第二批本科招生)
“几本书”是一个相对于当时中国高等教育水平而言的概念。教育部门未划分内蒙古农业大学是一级还是二级,文凭上只有本科和大专学历,这只是民间说法,几所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的一些简单介绍
内蒙古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林业为主的大学,以草原畜牧业为特色,有农业、工作、原因、通过、管子、艺术、法律、拥有艺术等8个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具备培养高职院校的能力、学士、完整的硕士、博士高等教育体系。2001年成为国家西部大开发“一省一校”重点支持大学,2012年成为国家林业局(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治区人民政府“省部共建”大学,2013年进入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高校行列。
历史
1952年,原河北农学院、平原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山西农学院兽医专业迁往贵绥(今呼和浩特),建立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所本科高等院校——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1958年,内蒙古林学院成立。1960年,内蒙古牧兽医学院更名为内蒙古农牧学院。1999年,内蒙古农牧学院与内蒙古林学院合并组建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校规模
学校现设有动物科学学院等24个学院(系),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在校生43575人(本校29791人)。其中研究生4946人(博士生724人),198名外国学生。学校总面积1.5万亩(含科技园),校园总面积3,360英亩(主校区2,630英亩)。学校教学行政楼面积40.92万平方米,标准田径场馆(馆)4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亿元。
主要的
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26个省部级重点培育学科,自治区一流建设学科11个。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1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硕士学位授权类别共16个。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自治区级8个。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91个,拥有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2个(含8个专业),有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1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40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6个重点建设专业、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4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农业科学学科连续五年进入ESI全球前1%。
学院
学校现有教职工2,718人(主院2,225人),其中,专任教师1691人(本校1359人),高级职称教师858人(校本部742人),专任教师总数50人.74%(校本 54.60%);硕士以上学历教师1,463人(全校1,224人),专任教师总数86人.52%(校本90%.10%),其中博士43人.47%(校本 53.00%)。“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资助2人,中共中央组织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人,93名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5人,国家、15名自治区优秀海归,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3名,自治区工农牧业生产第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18名科技人员,1人荣获国家“青年女科学家奖”,自治区“333人才工程”首席专家3名,“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二级候选人8名,112人入选自治区“草原英才”、草原精英队41,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11人。2人荣获国家林业草原“教学名师”、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8人、18名自治区级新秀。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3人、9名成员。9名教师被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授予“智慧教学之星”荣誉称号。
教学
学校现有国家一流课程4门、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42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72门、4门优质课程。
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教育部、农业农村部首批农业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3、9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23个。
“十三五”以来,承担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7项、自治区级210项,主编117部省部级规划教材,8本书荣获中国农业科教基金会全国农业教育优秀教材奖,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73项,荣获全区国民教育优秀科研成果奖13项。2021年,荣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枚、2 银奖、2 铜奖。
科学研究
“十三五”以来,学校主持和承担各级科研项目2800余项,科研经费已突破14亿元。已批准,包括有庆、重点项目、国家重点合作项目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88项,资金1.96亿;领导和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6项,近 1.57亿元;依托“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持承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7项。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荣获省部级科技和社会科学成果奖67项,其中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奖26项,教育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3项;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000余篇,1032项授权专利。乳酸菌、蒙古马、蒙古牛、蒙古羊、野骆驼、草、玉米、燕麦等特色资源开发利用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科学技术部成立、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治区科学技术厅、自治区教育厅等33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团队。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之一、高校青年科技人才39人。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成立、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科技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野外考察站和哲学社会科学基地)88。学校入选文化部、教育部联合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群体研究与培训计划”,成为全国78所研究培训大学之一,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所承担该项目的高校。
社会服务
2013年,学校列入第二批国家普通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计划。综合实验站13名科学家和教师入选“十三五”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相关岗位,学校获批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国家职业院校师资培训培训基地、内蒙古农牧厅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训基地,自治区2个科普示范基地获批。2018年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综合协调管理科技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充分发挥学校农、牧、林、水、草、奶、沙等特色学科优势,构建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助力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十三五”以来,通过“校-地-企”合作,建成10个乡村振兴综合实验站、68个特色产业基地和技术服务点。成立内蒙古种业协同创新联盟、乡村振兴产业服务中心,与正大、伊利、蒙牛、孟草抗旱、金宇集团等企业签署百余份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土默特右旗人民政府共建“智利川农博园”,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横向科研项目497项,资金13657万元;5种益生菌菌株、11种兽用疫苗、三个饲草新品种及相关技术,转化6项发明专利,总兑换金额5353万元。27个动植物品种选育(选育)专项资助项目共培育新品种62个,15个新品种,制定14项技术标准,授权专利19项。
开放学校
先后与英国、我们、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蒙古等20多个国家7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和学术交流关系,成立“中加可持续农业研究开发中心”和“马利克管理中心内蒙古农业大学分中心”。近五年,学校选派教师出国留学、学术交流240余次,出国学术交流、参观讲座、700余名专家教授从事科研合作等活动。学校成立“‘一带一路’研究院”,参与“一带一路”教育援外项目及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2012年,学校成为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承办单位,举办多双边援外培训29期,累计培训来自54个国家的762名学员。2015年,学校成为“教育部出国留学培训研究中心”,累计培训学员8000余人次。
社会荣誉
学校党委荣获全国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学校荣获“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区首批“文明校园”称号,入选国家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学校。职业技术学院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教务处荣获全国普通高校“先进教务处”、“优秀教务处”称号,学校团委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学校荣获“全国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优秀单位”、“全区大学生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称号。动物学院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兽医学院被评为“全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校史陈列馆被认定为“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德育基地”。
上述编辑共编了多少本内蒙古农业大学的书籍?对于考生和家长,希望对考生填写申请表有所帮助。如果您对大学和专业有任何不满意,可以下载“蝴蝶志愿者??App”,里面有各个大学的详细信息。